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尔滨市郊怪事 垃圾山上圈地收费 一车垃圾收10元
2003-06-02 13:24:04 来源:东北网-生活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6月2日电记者来到位于哈市供排水集团公司第二取水源后身的一个大垃圾山。而在离这里不到20米的地方,就立着一个“通告”的牌子,上写:输水干线及其附属设施两侧各50米为限制地带,禁止爆破,挖土取土,破坏植被,倾倒垃圾、粪便……

    倒一车垃圾收费10元

    这个垃圾山与想像中的“山”不一样,因为登上山顶并不需要“登”的过程。从自来水厂穿过之后,车没爬任何坡就直接开到了“山”上,而能证明这是“山”的,是“山”下十几米处正在耕种的农田,凭借这个落差,记者才知道这真是一座“山”。从当地农民嘴里,记者得知垃圾山已存在了十几年,这里原来是江边的大水泡,干涸之后,被垃圾填平,最后被堆成了“山”。

    在“山”上,记者看到了一间小房子和一台拖拉机。房子里面有两个人,一个年轻的,一个年老的。年轻的是垃圾山的“管理者”,负责对来这里倾倒垃圾的车辆收费,年老的是拖拉机的驾驶员,他说自己的工作是负责用拖拉机把倒在这里的垃圾压平,以便后来的车辆再倒。记者谎称自己是建筑公司的工作人员,问年轻的“管理者”在这里倒一车垃圾多少钱。“管理者”说:“大车10元,小车只要5元,大哥你觉得贵咱还可以讲价。”

    记者问:“你给开发票吗?”

    “管理者”说:“要什么发票呀,这是咱个人的买卖。”

    记者问:“那你凭什么收费呀?”

    “管理者”说:“不凭什么,就凭咱先把这地方占上了。我们老板跟上边的关系硬,所以就在这里收费。”记者问:“这上边是指谁呀?”“管理者”说:“那能告诉你吗?”

    看到记者刨根问底,“管理者”说:“你们不是记者吧,要是记者就赶快走,这地儿不许你呆。”这时,一辆写有市政标记的车号为黑A18085的车开到了垃圾山上,“管理者”赶忙上去收费,一番讨价还价之后,黑A18085交了5元钱后在“管理者”指引下,将垃圾倒在了垃圾山上。

    看到记者给该车拍照,“管理者”说:“我就知道你们是记者,赶紧走。你要曝光就到西边去,那里什么垃圾都有,我们这儿只收建筑垃圾,他们那里什么都收,比我们还差。”在记者要走的时候,“管理者”又说:“我们这里的粪便和生活垃圾特别少,都是那些缺德的人半夜趁我们不注意倒在这里的。”

    被垃圾山“淹没”的沈家屯

    按着“管理者”的指引,记者来到了哈市动力区、道里区和南岗区交会处的沈家屯。但当地居民告诉记者,现在已经没人往这里倒垃圾了,因为该处已被垃圾倒满了。

    在垃圾山的周围,记者采访了一位正在种田的农民。他对自己与垃圾比邻而居的状况已经麻木,他说:“这没什么了不起的,也没什么不好的。”

    他还告诉记者,这里的垃圾存在十几年了,不断有人往这里倒各种垃圾,只要不倒到田里,他就不管。当记者问垃圾是否给他带来不便时,他说:“除了总有塑料袋往田里刮之外,也没别的什么。”

    记者在这里看到,通往村里的路都是用垃圾堆起来的,脏乱差就不用说了,而且苍蝇特别多,在某些地方,走一步能惊起一群苍蝇。在这里,垃圾已经把路两旁十几米高的杨树“淹没”得不见了树干,有的树已经枯死。

    在沈家屯的屯口,一位拉脚的摩的司机对记者说:“我们这里是三不管地区,因为这离市里近,租金又便宜,所以,外来人口特别多。有人来这里倒垃圾,这里的人都不敢管,久而久之这里就成了大垃圾山了。”

责任编辑:张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