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6月7日电气温不断升高,冰淇淋市场又热闹了起来,但今年的市场发生了悄然的变化,冰淇淋市场在不断壮大,而本埠产品的份额却为何不断萎缩?黑龙江省企业是否有能力做大做好冰淇淋这块蛋糕?
“本地货”不好卖了
在记者走访的一些冰淇淋批发点,业主纷纷表示,地产冰淇淋不如以前好卖了。在香坊木材街一冰淇淋批发点记者看到,各式各样的冰淇淋摆了10多个冰柜。仔细查看厂址发现,几乎被外省品牌垄断。经营者韩先生说,他家有近200个冰淇淋牌子,其中只有30多个是本地品牌。在销量上,地产冰淇淋较几年前已经明显下降。以清凉茶为例,在四五年前,清凉茶占据了同类产品7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这两年外省品牌进来之后,市场占有率大幅下跌。
三大因素制约本地品牌
曾经风靡一时的哈尔滨市老品牌冰淇淋,为何在市场竞争中处在了下风?业内人士认为,主要是销售方式、产品种类以及产品质量的三方面问题。在销售方式上,伊利、蒙牛的产品广告在中央电视台天天露面,本地企业根本无法与之相比。除了资金实力上的悬殊对比外,在销售成本上,本地企业也没有实力与之抗衡。目前,雀巢、伊利、蒙牛等厂家均对经销商采取了卖产品送冰柜的策略,在销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冰柜赠送而且另有奖励。第二,在产品种类上,本地企业缺少变化。如今冰淇淋已经从以前单纯的消暑食品转化为休闲类食品,要求产品种类多样、口感多样、档次多样。而如今本地企业几乎还维持在一个品牌打天下,走低端产品的套路。第三也就是最致命的问题是产品本身质量有问题。如今名牌产品的原料多采取低膨化的实体原料制作,口感好,这样的冰淇淋化掉后呈粘稠状。本地企业受自身实力限制,为节约成本,多采取高膨化,膨化率甚至达到80%。这样的冰淇淋化掉之后呈棉絮状,口感差。
业界:黑龙江省冷饮业有潜力
冷饮业如今越来越多地被乳业巨头们所把持。业界人士分析说,黑龙江省乳业基础良好,加之一些国内知名的老品牌,这两个因素将是黑龙江省发展冷饮产业的巨大优势。综观国内冷饮企业,背后都有超级乳业集团支持。如国产冷饮的头号企业伊利,是国内乳品行业的老大。另一个异军突起的品牌蒙牛,同样也名列国内乳业的前茅。业界人士认为,冷饮行业与乳业有着天然的联系,冷饮业的崛起需有强大的乳业集团做后盾。而我省的完达山、龙丹等乳业集团,具备涉足冷饮市场的实力。
面对外省品牌咄咄逼人的攻势,哈尔滨市企业也各出招法应对。马迭尔冷饮制品公司尹经理说,“五一”期间,公司从国外引进了先进的设备和加工工艺,提高与外省品牌竞争的实力。多朋乳业发展有限公司销售部吕经理说,虽然实力不如伊利那些大企业,但公司不会满足于省内市场,还要拓展全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