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17日电多年来一直境遇不佳、渐被人们遗忘的供销社,如今在绥化市农村又“火”起来。截至目前,该市供销社系统已兴办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829个,服务农户50余万个。去年,帮助农民创收5亿多元的同时,全系统50%多的闲置资产得以开发利用,并获益200余万元。
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民一家一户小生产与大市场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民及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亟待提高。而曾经红火一时的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供销合作社的传统供销职能虽名存实亡,其拥有的人才、市场、信息、设施等方面的优势依然还在。绥化从去年开始在全市开展供销社的“合作社运动”,促其变无效资产为有效资产,全力打造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该市供销社系统通过开展信息、销售、科技和加工等服务,首先把同一生产项目的农民组织在一起,组建乡级专业合作社,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引导农民走规模经营之路。安达市供销社以羊草镇为核心组建羊草红高粱专业合作社,上与双沟酒厂签订供销合同,下联数千农户。去年种植红高粱8万亩,今年已发展到20多万亩。去年,海伦市供销社系统通过此种方式扶持农民发展特色商品基地40多个,种植芸豆42万亩、红高粱8万亩、笤帚糜子1万亩、葵花子3万亩、养鹅170万只。目前,该市全系统已兴办种养专业合作社227个,入社社员37万户。合作社外联市场,社员按“单”生产,双方获益。全系统还兴办初级村综合服务社542个,对农户产前帮科技、供物资,产中帮管理、给技术,产后帮销售。
绥化市供销社充分利用直属企业———市农资供应站作为大庆石化销售公司直销网点这一品牌优势,在全市采取代理、联销等形式,建立98处销售网点,年销售化肥5万标吨。县社所属绥棱县食品公司创造条件,争取投资新建大鹅加工生产线两条、800吨冷库一座,现已收购屠宰肉鸡23万只,大鹅13万只。全系统发展加工和流通型龙头企业26家,去年实现产值、销售额7000余万元,带动农户7.2万户。利用自身拥有的仓库、场地等闲置半闲置资产,全系统兴办农资、农贸、牲畜、轻工等市场83个,市场规模达73万平方米,年交易额3亿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