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食品企业发展出现新空间 加工成品成为新亮点
2003-06-19 10:04:29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6月19日电由加工业提供的成品或半成品在人们饮食中的比重,我国是40%,发达国家是80—90%。人们每年在家庭以外的用餐支出,欧美在800美元左右,我国在10美元左右。据此,哈尔滨商业大学副校长、中式快餐研究中心主任杨铭铎提出:食品企业发展新空间———

    哈尔滨工业大学在郊区的一处非常大的厂区里,挂着一块牌子——学子食品有限公司。提起食品生产,人们很容易想到的是先进的啤酒生产线、成堆的方便面,以及生产油、制作面粉等一系列生产场面。但在这家食品公司里,进行生产的是200名厨师,他们生产的产品是几乎可以直接端上餐桌的美食。

    哈尔滨商业大学副校长、中式快餐研究中心主任杨铭铎在老工业基地改造的讨论中,提出了一个食业的概念,他说:“一说食品生产,人们就想到加工业去了,却把最大的市场给忘掉了。农产品原料、加工食品、餐桌食品本应当是一个紧密结合的链条,政府应当致力于帮助加工业向餐桌食品的延伸。”

    为了证明自己的论点,杨铭铎举出了一系列的数字,他说:“由加工业提供的成品或半成品在人们饮食中的比重,我国是40%,发达国家是80——90%。人们每年在家庭以外的用餐支出,美国和欧洲在800美元左右,我国在10美元左右。”为此他提出:“一片潜力巨大的市场有待开发,食品企业不应当都拥挤在工业加工的独木桥上。”

    提高餐饮社会化的程度,需要经济的发展基础,一个有的是时间却没有钱的社会里,让人们放弃自己动手,去购买外加工的食品,是不可能的。杨铭铎宣称,根据他的研究,中国餐饮社会化的繁荣将在2010年诞生,黑龙江作为农业大省,抓紧动手,是时候了!

    作为这种论断的信仰者,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饮食中心开始不满足于只给自己的学校提供饮食,他们在学府路一带建造了12000米的厂房,购买了全套的日本生产的洗菜、切菜、煮饭等设备,开始向社会提供直接食用的快餐,向家庭和餐馆提供一些略作加工就可以食用的半成品,例如过了油的鱼、酱好的牛肉、自己调了味道一炒就好的锅包肉、地三鲜。

    饮食中心的王秀兰主任说,目前学子食品公司每天需要生产10万人的饮食,由于自动化程度非常高,10万人的饭,200名厨师,1个半小时就完了。她还介绍说,“在国内的其他城市,发展这种社会化的餐饮被叫做城市中央厨房工程。”

    “其实我们省前几年也搞过类似的工程,当时是由贸易局牵头,但因为势单力薄,不了了之”,说到这儿,杨铭铎强调说:“中央厨房工程是规模效益的工程,初期的开拓中,政府的超前引导非常重要,通过资金、税收、政策等多方面的扶持,才能有望实现抢占市场先机的目的。”

    城市中央厨房工程所提供的服务无疑很受欢迎,黑龙江省轻工业局副局长安敬周说,他盼着这个公司的各种厨房半成品卖到社区,那样他的家庭就能从繁琐的厨房劳动中解脱出来啦。而王秀兰说,解脱劳动只是餐饮社会化的一个好处,它更重要的好处在于营养配餐,可以使社会更多的人享受到营养师的服务。“中国人的饮食营养方面显然是不行的了,因此这种社会化餐饮对改善整个民族体质的好处是非常大的。”

    仅仅把一家一户的劳动集约到社会化大生产中,并不是杨铭铎的全部希望。他说:“更重要的是民族食品的工业化,从传统的民族食品中,发掘出既符合民族饮食习惯,又能够付诸工业化大生产的食品,才是最终的目的。这样才能产生肯德基麦当劳那样的食品企业,才能真正实现餐饮的社会化。”

责任编辑:超级管理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