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
2003年5月14日。春意还荡漾在人们心中,突如其来的灾祸,却降临到32岁民警董锋利身上。
5月14日晚9时15分,当他在江滨农场十四队登记、检查完当天最后一个外来流动人员,在赶往十五队的途中,被一辆酒后违章驾驶的摩托车撞成重度开放性颅脑损伤,当场殉职。
年轻的民警董锋利将鲜血和生命永远献给了他所热爱的工作岗位。
非典悄然来临,引发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不能遗漏,不能耽误生产,不能影响人们的生活,必须在一周内排查完所有外来人口……”江滨农场公安分局给民警们下了严令。
董锋利负责包片的十四、十五、十六等六个生产队共有1000多户、近3000口人,是农场偏远的生产队。董锋利骑着摩托车一个生产队接着一个生产队地跑着,一忙就是20余天。
时间在5月14日定格。
“锋利,这是牙痛药,中午别忘了吃啊!”
“爸爸,早点回家!”
“放心吧,我没事!”
谁也没有想到这是董锋利和妻子、女儿最后一次对话。
8点多钟,董锋利骑摩托车到距场部20余公里的十四队,和治安员刘尚亮一起清查外来打工人员,他们拿着登记本走街串巷地忙活到中午。简单吃一口饭后,他操起电话接通十五队,了解外来人口情况。听说十五队又来一批插秧的,他决定晚上到十五队清查外来人员。因为当时正值农忙季节,人们白天都下地干活去了,他只好白天先把这些人的名单登记好,晚上再到那些住户家去清查。就这样,他一直工作到接近晚上9时,才在刘尚亮家吃口饭,然后匆匆赶往十五队。
灾难,就发生在这段路上。
董锋利只是一个普通的人民警察,但当地的群众却感受到他的不平凡。
1995年6月21日早5时许,农场木材厂锯材车间因电线老化导致一场大火。接警后3分钟跑到火场的董锋利,指挥战友们分成两组,派一组到成品库房把木料浇湿,防止火烧连营;自己带另一组冒着危险冲进火海,经过2个多小时的奋战,完全控制住了火势,使农场免受了50多万元的经济损失。
去年,场里发生了系列盗窃奶牛案。十冬腊月,董锋利和战友们蹲坑、守候,20多天才破了此案。他却没闲下来,向分局领导建议后,成了报警器的“推销员”,下片检查工作时,到养殖户家一遍遍演示,一遍遍讲解……全场养殖户的100多个报警器,80%是他利用业余时间安装的。
回忆往事,董锋利生前的战友泪湿衣襟:
他们记得,这个沉默寡言的小伙子出现场时,抢最重的任务;分包片时抢最大、最远的生产队;上班时,总是第一个到,为大家打扫办公室、打水……
他们记得,训练新消防队员时,他顶着烈日,示范动作一做就是一两个小时,小队员们吃不消了,都央求他,要休息一会儿,于是,他就单个训练他们,一个一个过筛子……
董锋利一家三口,总收入不足千元。要供孩子上学,要照顾双方老人。面临妻子的下岗,凭他的为人,出面说个情完全可以保住妻子的工作,可他不去说、不去找。
今年春节前,妻子听说,办下营业执照卖鞭炮可以赚下一笔,于是向朋友借了1000元钱,想卖鞭炮。当天晚上,这事被董锋利知道了,抱歉地对妻子说:“我管特种行业,自己家卖鞭炮,别人会指咱脊梁骨啊。”妻子通情达理地点点头,眼泪却簌簌下落……
连日来,在董锋利生前所在单位江滨农场,公安民警和农场机关的党员、干部自愿为董锋利家属捐款5000多元。宝泉岭农垦公安局和江滨农场党委做出了“关于向董锋利同志学习的决定”。垦区公安局和共青团农垦总局委员会联合下发了通知,追授董锋利同志为“新时期北大荒青年卫士”称号,并发出了向董锋利同志学习的号召。省公安厅已决定追记董锋利同志一等功臣,并已上报公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