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6月26日电 昨天,哈市质量技术监督稽查大队迅速行动,一举端掉了一个非法改装车辆的“黑厂”。异地封存改装车辆5台、重型汽车减震弹簧弓40根,以及一些焊接设备、各种钢材原料等,货物案值高达200余万元。
昨天中午,记者跟随哈市质量技术稽查大队稽查人员,来到位于哈市香坊区油坊街的哈尔滨轧钢厂,在厂区内一车间前,记者看到两辆重庆产红岩牌重型货车,其中一辆货车已经改装完毕。在车间内,三辆光板的红岩货车正在改装中。在车间一侧的空地上,堆放着大量的改装车辆所用的槽钢、冷轧板等原料,经过焊接后的货车大厢板堆得满地都是。
在车间内一小仓库的角落里,检查人员发现,这里存放着40根用于加大货车承载能力的重型汽车减震弹簧弓。
据哈市技术监督局稽查大队六科宁伟科长介绍,车辆改装时将这些重型汽车弹簧弓换上以后,该车辆载重量可达60余吨。这种经过改装的车辆载货上路行驶,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在这几辆红岩重型货车尾部的出厂铭牌上,记者发现,这种红岩CQ5180货车,在厂家规定的最大载重量(公路)一栏中,明确标明为7.5吨。
记者从改装厂的负责人吴永文处了解到,在2003年6月17日,她以每改装一台货车台2万元的价格,揽到改装重型货车的活儿后,便马上在人才市场招聘了设计、焊接人员,购置了相关的焊接设备,并租用哈尔滨轧钢厂的车间,开始进行货车改装。到目前为止,共有七台这种型号的红岩货车在此改装,已经出厂两台,还剩下五台正在改装中。
经查,吴某没有国家定型车辆改装生产许可证和改装手续,不具备车辆改装资格,也没有工商、税务部门的执照,属于“黑”改装厂。该处加工的车辆大厢板,完工后完全凭目测来检查焊道外表是否有裂缝,不经过专业探伤设备的检测就直接出厂,车辆货厢的加工尺寸也是全凭客户的要求随意改装。
就在稽查人员各自忙碌着取笔录、看管正在装车准备进行异地封存的钢材原料时,该车辆改装厂为了达到货车不被开走扣押的目的,竟派人偷偷将这五辆货车的刹车管虚接。幸亏被当场发现,否则一旦稽查人员驾驶被扣押车辆返库上路,后果不堪设想。
记者在交警部门了解到,被擅自改装的超载车辆在行驶中会加剧对路面的损害。而且,这种随意的改装会改变车辆的重心,一旦遇到紧急情况,会使超载车辆刹车系统失灵。改装车辆因超载而刹车失灵、翻覆的例子在近年屡见不鲜。
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