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垃圾裸露污染环境 哈市三大垃圾处理场亟待“处理”
2003-06-29 06:03:18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6月29日电哈尔滨市日产生活垃圾3500吨,其中绝大部分垃圾被运往东部垃圾处理场、程家岗垃圾处理场、王岗垃圾处理场。按照有关规定,这些生活垃圾至少应进行简易填埋,否则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近日,记者对这3座垃圾处理场进行了采访和调查,结果发现,这里的垃圾根本没有得到有效处理,几乎都裸露在外,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记者首先驱车13公里,来到了位于道里区新发镇建国村北侧的程家岗垃圾场。当记者一路打听找到建国村时,一股难闻的气味便扑鼻而来,随着车往前行,记者发现道路两侧的树木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塑料袋,树林中满是枯枝败叶,有的树木已被锯掉了“脑袋”,路旁的渔塘里也飘着一层塑料袋。车刚一停进垃圾场,一群蜜蜂大小的苍蝇便迎面糊来。记者放眼望去,这个大垃圾场里的垃圾几乎全部裸露在外。在阳光的照射下,垃圾发出令人窒息的酸臭味。

    这个没有被填埋的大垃圾场三面是农田和渔塘,垃圾场和农田之间根本没有围挡,各种垃圾肆无忌惮地刮向农田和渔塘。据垃圾场道对面匡家渔场渔民史亚铃讲,垃圾场没建设之前,匡家渔场生意红火,渔民们每年都能收入几万元钱。可自从垃圾场建到附近以来,污染越来越严重,一刮风,垃圾场里飞出的塑料袋飘满渔塘,露出水面呼吸的鱼一不小心就会被塑料袋套住脑袋,窒息而死,加上空气污染,渔塘几乎天天都有死鱼,无奈,有的渔塘被弃闲置起来。还有,垃圾场四周的农田产量越来越低,每年春播时,农民都要捡好几天塑料袋,因为一旦塑料袋盖住土壤,种子根本就发不了芽。

    据垃圾场的工作人员介绍,程家岗垃圾场建于1994年,占地面积60.6万平方米,日处理生活垃圾600吨,主要消纳道里地区的生活垃圾。前几年,附近有充足的土源,城里运进的垃圾可随进随埋,但近年土源缺乏,致使运进来的垃圾无法正常填埋,只能裸露在外。

    从哈同公路进入哈尔滨市,一个大大的垃圾场正好建在公路零公里处,这就是哈尔滨东部垃圾处理场。记者见到,这个占地28万平方米、日处理生活垃圾1200吨的大垃圾场早已饱和,生活垃圾无法填埋进坑,形成了垃圾山,而且四周没有全部围挡。近百名拾荒者手拿耙子,丝袋子正在山上翻捡塑料瓶、纸壳、废纸以及餐饮垃圾。

    如果说程家岗垃圾处理场对周边的水土及空气造成了严重污染,东部垃圾场最大的污染就是视觉污染。一位经常跑哈同公路线的司机告诉记者,哈尔滨作为省会城市,每年都会有大量外地人来此旅游,可刚一进城,迎接游客的竟是一个大垃圾场,太影响哈尔滨形象了。

    据了解,哈尔滨东部垃圾处理场建于1997年,主要消纳道外、太平和南岗东部地区的生活垃圾,是哈市处理能力最大的垃圾处理场。

    在距离哈尔滨市市区7公里处的哈尔滨王岗垃圾处理场,记者见到,这个垃圾场四周围挡得虽然比较严实,但填埋得同样不及时,裸露的垃圾刮向了四周的树木和铁路沿线。

    据有关专家介绍,目前哈尔滨的生活垃圾采用的是简易填埋方式,这种垃圾处理方式往往把大量剧毒、有毒物质与生活垃圾一起混合填埋,集中了多种有害成分,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如果稻田中掺入垃圾中的含镉废渣而被污染,稻米含镉量就会超标,根本无法食用。

    专家还指出,如果连最起码的填埋方式都不能完成,生活垃圾长期置于地表,还会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尤其是程家岗垃圾处理场,正好位于哈市水源地上游,没有防渗设施,污水可直接流入松花江,对江水造成严重污染。

责任编辑:超级管理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