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供水设施陈旧管理权责不明 二次供水污染百姓水龙头
2003-07-11 08:23:30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11日电拧开水龙头,流出的竟是泛着刺鼻味道的锈水,这种情况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去年年末,哈尔滨市卫生部门对自来水出厂水和市区管网末梢水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9.09%、97.17%,而二次供水监测合格率为72.92%。也就是说,百姓喝不上干净水,主要原因是二次加压供水污染严重。

    二次供水设施七成不合格

    日前,龙江环保世纪行采访团到哈市道外区搪瓷小区、太平区新村街市港务局家属区、南岗区友联小区等居民住宅区检查二次加压水箱。在搪瓷小区,记者发现供300多户居民饮水的水箱竟然设在昏暗潮湿的地下仓库里,水箱内壁锈迹斑斑,物业公司经理拿不出专业队伍的清洗卡。居民称每次打开水龙头都得放十多分钟的黄水,烧开的水要经沉淀才能喝。

    据卫生监督部门统计,哈市现有二次供水设施1342处、水箱2754个。只有405处二次加压供水设施符合法规标准,尚不足三分之一。有937处二次加压供水设施存在饮水污染隐患,83处存在严重污染隐患。

    二次供水污染已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据卫生部门统计,1991年~2002年,哈市共发生二次加压供水设施饮水污染事件142起,4438人发生腹泻疾病。供水污染主要是地下室水箱和供水管线被污染造成的。

    改造不合格的二次供水设施,迫在眉睫。

    职能交叉管理混乱是根源

    二次供水污染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但哈市供水设施管理涉及到供水单位、负责二次加压供水管理的物业供热单位和产权单位,部门职能交叉,扯皮现象严重,难以形成合力。

    目前供水单位的隶属关系有三种:一是房地局所属系统,约占四分之一;二是小区物业管理部门,约占四分之一;三是自有产权单位,约占半数。由于房屋产权私有化已逐步取代了产权单位,造成责任主体缺位,管理权责不明确。特别是近几年,新型住宅小区不断增多,与之配套的物业公司也不断增加,供水管理模式呈多样化,二次供水设施没有一个部门具体管理,改造基本处于无序状态。

    各部门也各有苦衷。卫生监督部门认为,有些建设单位受利益驱动,不报审或不按报审图纸新建二次加压供水设施,以致违规新建二次加压供水设施的现象时有发生。他们既要监督自来水公司,又要监督诸多的二次供水单位,处于违规罚不得、监测没有钱、停水办不到、供水又违法的尴尬局面。

    自来水供水集团说,入户管道好多是建国前铺设的,基本上已老化,要彻底改造要10多个亿,而这部分不归他们管理,资金筹集困难。

    哈市物业供应集团负责人介绍,他们负责二次供水水箱665处,其中有370多处是地下水箱,十多处是地下蓄水池。去年,他们支付2000多万元用于改造二次供水设施,目前经费匮乏,负担重,面临能否继续管理下去的难题。

    看来,要解决二次供水污染严重的问题,必须从改变供水体制入手。

    改变体制立法约束方治本

    哈市卫生局、水务局、供水集团、建设局等部门的管理者及有关专家一致认为,要改变自来水多头管理的混乱现状,就要改革现行的供水管理体制。

    专家提出,应借鉴外省城市供水管理的成功经验,结合哈市实际情况,建立新型供水管理体制。像煤气、供电、电话、闭路电视一样实行自来水供销一条龙管理体系,将哈市现有的二次供水设施逐步纳入至哈市自来水公司管理。或按现行房产管理体制,将社会产权单位纳入市自来水公司管理,将房管局所属产权单位及物业小区供水管理纳入房管局统一管理,以实现行业社会化服务。

    目前哈市承担二次供水贮水容器清洗消毒服务的单位是政府指定的,仅有三家,相对垄断不利贮水容器清洗。专家建议,要开放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市场,凡具备相应资质的企业,经法定授权部门审查、批准后均可开展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服务业务。

    应本着谁付费谁受益的原则,将二次加压供水的运行、管理成本费用纳入水费中或单独设立收费项目。亦可把改造经费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中,进行统筹管理。要建立相应的制约机制,未经卫生行政部门竣工验收的建设项目不能投入使用,不得进入产权交易市场。

责任编辑:超级管理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