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120天的嬗变 女企业家张庆毅成功改制玉泉酒厂
2003-07-16 09:25:07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16日电黑龙江省政府于1957年在阿城市玉泉镇,投巨资建起了全省规模最大的白酒厂。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是强势企业,上缴税金达3.6亿元。

    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旧体制的弊端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显著。2002年5月,国家出台了从价从量复式计税法,又增加了每0.5公斤白酒增加0.5元的税金,结果一年亏损1000万余元。

    张庆毅从2002年1月担任董事长、总经理后,企业面临死与生的十字路口,她们一班人审时度势,看到玉泉酒业小改小变不行,只有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

    2002年2月,阿城市政府将玉泉酒业集团列为改制单位之一。

    消息传来,对企业干部群众震动很大,一下子没有了“国有身份”心里还是有些不得劲。

    她和班子成员,分片包干,做好思想工作,干部职工丢掉“身份感”、“担心感”,增强国企变民企的紧迫感。

    9月1日,民企正式挂牌成立。此后,企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这时,买断工龄的人感到轻信谣言,上当受骗。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情况纷纷要求拿钱入股,另一种情况入股不成,便纠缠历史陈账,围困工厂,将门锁住,不让车辆进出,上访告状,谩骂、殴打领导。企业处于紧急状况之中。

    对这种建厂以来从未出现的紧急形势,张庆毅和班子沉着应对,对家庭生活确实困难,而且在厂工作中表现好的买断工龄职工,安排临时工工作,保证家庭生活来源;对其他买断工龄的职工,把他们当做曾在一个企业共事的战友来看待,对家庭困难、红白事,都要帮一帮。李功志身患重病,张庆毅拿出4000元去看望他,帮他解决燃眉之难。这样做温暖了许多买断工龄职工和在岗职工的心。

    国有变民营,根本的是在内部机制上要彻底脱胎换骨的改造。

    改制后,张庆毅对低价酒采取停、限的措施,开发高档玉泉方瓶四星酒和中档价位的玉泉老窖。产品一问世,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他们招聘临时工400人,生产由一班倒,变成三班倒。

    他们大胆地用能人,用能干大事的人。张玉柱是国家酒评委,是白酒专家,担负起主管新品开发、生产质量等重担。半年就开发了适销对路产品4个,产品质量始终稳定,从没出现一次事故。他们还从广州招聘了一名有销售经验的销售经理,使销售从随意性向科学性发展,制订新的销售理念,营销策略,重金为产品买“新衣”,与国酒包装接轨,产品以新的形象跨进市场。目前新发展销售网点20多个。现在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全是优中选优,在企业中发挥了挑大梁的作用。

    他们打破了过去大锅饭分配制度,实行计量,计消耗,计成本,计质量与岗位津贴相结合的新的经济责任制,员工干了一天的活,就知道自己能赚多少钱,极大调动了员工的内在积极性。

    精兵简政,机关干部减一半,形成一人多用,减少扯皮,提高了工作效率。把5个成品车间改成一个成品车间,5个主任变成了一个主任,5个核算员变成了一个核算员,不仅节省了人力,更重要的是减少了车间与车间之间争工作、闹矛盾等扯皮事情的发生,使指挥生产得心应手。

    企业改制仅仅过了半年的时间,便充分显示了它的生命力,到去年12月底减亏1024万元,纳税1000余万元。

责任编辑:超级管理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