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7月18日电 在省委书记宋法棠同志曾去过的哈市61中学的改造工程启动后不久,今天,总投资1亿元的新型教育城——哈市南岗区宣德中学、马家沟小学建设工程开始奠基。据了解,从今年起至明年8月,哈市将投资近两个亿,对南岗区17所薄弱学校进行改造。同时,该区还将采取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投入、禁止薄弱学校的老师调出等措施,力争从根本上改善薄弱学校整体办学水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据哈市南岗区教育局介绍,目前启动的是该区今年改造薄弱学校校舍的首批工程,此次该区将对包括61中学等薄弱学校在内的10所学校进行校舍维修;对包括马家沟小学在内的7所学校进行翻建。改造资金将采用市、区配给,区内自筹等办法,总投资近2亿元。
目前,在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61中学改造工程进展顺利。据介绍,新的教学楼将实现教学区、办公区、图书区、实验区、健身区综合一体,并配备完善的教学仪器设备,建设配套的大型校园操场。整个工程预计9月1日完工。
为了从根本上改善薄弱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南岗区还抓住这次近年来最大规模学校改造的契机,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入手,加大“增优补差”力度,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哈市南岗区教育局局长王顶在说,办学条件与教育质量的不均衡是制约基础教育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几年来,薄弱学校成为制约南岗区教育发展的“瓶颈”,成为名校“大班额”、“择校生”等现象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为此,南岗区对全区的薄弱学校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规划、改造,加速调整全区学校的布局,以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
王顶在说,薄弱学校普遍存在着教师缺乏成就感、学生存在自卑感的现象。“学生不安心学,教师不安心教”。如何调动教师“教”的积极性和学生“学”的积极性也是个大问题。
为此,南岗区教育局将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例如将应届大中专院校的优秀师范类毕业生优先安排到薄弱学校;对外区、外系统要进南岗区的名优教师,首先派到薄弱学校去工作几年;将示范学校35岁以下的骨干教师欲定级、定职的,定期派到薄弱学校进行交流;制定优惠政策有意识地引导鼓励重点学校的名优教师向薄弱学校流动;名优学校不得调任薄弱学校教师,禁止薄弱学校的名优教师向其它学校流动等。
同时南岗区还将实行激励机制,以加大对薄弱学校的管理力度,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改善薄弱学校。南岗区将在原有13家初中协作体的基础上,积极吸纳更多的薄弱学校加入,参与科研课题和日常教学的研究,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实行科研兴校,改善师资力量,提高薄弱学校的知名度,强化薄弱学校领导班子建设,为薄弱学校增强“造血”功能,使教育的相对均衡成为可能。
据了解,目前哈市南岗区共有70余所公办中小学,其中有69中、学府中学等设施先进、师资雄厚的学校,但也有像61中这样相对比较薄弱的学校,存在着“好的特好,弱的特弱”的“两极分化”现象。教育部门每年都要投资对校舍进行修缮,一般每年投资在各校的有七八十万元左右。
这次进行“大手笔”后,哈市南岗区还将在未来几年时间内加大力度改造弱校,“两极分化”现象有望彻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