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是“气候”,企业是“候鸟”,哪里气候合适,它就迁移到哪里。不大力优化环境,本地创业者难干事、难发展、难成功,外地企业引不来、留不住、做不大,经济发展必然落后。 ——宋法棠 |
由于黑龙江省加快经济发展的需要,各地都在大力改善投资创业环境,努力增强本地区竞争的“软实力”,而哈市开发区管委会只是其中之一。
但哈市开发区管委会与省内其他地方的服务环境还不尽相同。他们努力做到4个“零”:零距离、零收费、零等待、零投诉。其中的零收费是指企业入区不收费用,目前,该管委会正测算行政管理费用,打算近期实现行政管理“无费区”,为在开发区运作的企业降低运行成本。
同时,管委会投资服务中心在给企业办理完准入后,还实行“跟踪问效制”和“咨询负责制”。此外,企业可以通过管委会的互动型网站办理业务。据该管委会副主任刘忻介绍,企业已经可以通过网上审批,然后直接到管委会投资服务中心换证。非典期间就有28家企业是通过网上批的。
如今,哈市开发区管委会认识到,只有成为“服务高地”和“收费洼地”,哈市开发区才能变为“产业聚集地”。刘忻说:“将来只有我们的服务社会化、专业化,而企业的投资成本不断减少,管委会才会由原来企业的‘拐杖’变成企业的‘助推器’。”
对于哈市开发区管委会来说,走出“洼地效应”这步棋已为他们迎来了一段幸福时光。截至6月末,管委会投资服务中心今年上半年共审批新入区企业432家,投资总额近20亿元——这可是令许多竞争对手都羡慕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