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北京8月24日电22日、23日这两天,激动的话语、朗朗的笑声,不时从京西宾馆黑龙江省妇女代表九大分组会议室里传出。黑龙江省的代表们带着1800万龙江女儿的重托,认真学习、深入领会李长春同志的祝词,顾秀莲同志的报告,认真审议《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章程(修正案)》,满怀激情畅谈体会,深入联系本地区、本单位实际,谋划妇女发展未来。大家纷纷表示要将会议精神落实到工作当中去,发挥妇女工作的特点和优势,带领广大妇女投身“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的伟大事业中去,创造新业绩。
全面建小康:妇女的责任重
明确新任务:创新创造创业
代表们个个表现出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角色意识。
代表团团长、省妇联主席符凤春说,妇女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造人类文明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一支伟大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没有妇女的参与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妇联组织要把广大妇女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要以发展为主题,以促进男女平等为己任,以提高妇女整体素质为目标,以服务为宗旨,以促进农村妇女增收致富、城市女工下岗再就业和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为重点,团结动员广大妇女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在实现妇女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自身的进步与发展。
特邀代表、省人大常委会农林委副主任王桂香说,这次会议描绘了未来5年和20年妇女工作美好前景,要求我们团结广大妇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贡献。
我们要牢固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要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妇女运动、妇女工作和妇女自身建设的任务还很艰巨,真正实现男女平等的路还很长,我们还要做艰苦的努力。这次会议为我们明确了方向,增强了信心,鼓足了干劲。
代表、解放军211医院院长贾丹兵说,这次会议号召全国各族各界妇女继续发扬“创新、创造、创业”的精神,在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创造新岗位、创造新业绩、创造新生活”。我们妇女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态和很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创造,展现21世纪女性的精神风貌。
代表团副团长、省妇联副主席李秀兰说,妇联组织要积极配合组织部门做好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各级女干部也要自强、自立,切实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辜负党中央对女干部的期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创造新业绩,做出新贡献。
正确择业观:女性要率先确立
妇女的权益:女工委员会要关注
女性的下岗再就业成为代表们热烈讨论的一个焦点。
代表、齐齐哈尔妇联主席孙杰说,齐齐哈尔市作为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的改革势在必行。但是许多在计划经济年代里为国家做出很大贡献的女职工面临下岗再就业问题。这一方面国家应在政策上予以扶持,同时也涉及转变妇女就业和再就业观念的问题。女性要破除老观念,率先确立新的择业观。这方面,哈尔滨市妇联做得很好,打造了“家政服务”的品牌,鼓励妇女发展非国有经济走在了前头,推进了妇女的自主择业进程。
代表、省总工会副主席肖丽华说,我省许多地市的国企改革已经基本完成,新建企业的兴起和发展,使利益格局发生了改变,女工队伍的群体结构、分布流向、维权需求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女工的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发性、差异性也日益增强。这就需要各级女工委员会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变工作领域、工作内容。首先,我们要树立起女职工的崭新形象。女工组织要针对女工不同岗位、不同特点,帮助女工塑造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的工作形象;其次,要塑造女工组织勇于探索、与时俱进的组织形象;第三,要塑造女工组织服务大局、求真务实的维权形象。女工组织要尽心尽力、尽职尽责,真正发挥好在促进女工发展、维护女工权益中的重要作用。
男女平等国策:需全社会共同努力
女干部的成长:要培养更要使用
符凤春说,尊重妇女,爱护妇女,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使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的权利,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李长春的祝词要求各级党委、政府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认真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确保广大妇女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平等地位,为新世纪妇女运动和妇女事业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政策依据。但是,法律上的男女平等与事实上的男女平等反差较大,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实施,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及全社会的重视和支持,把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纳入社会主流,将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落到实处。
代表团秘书长、哈尔滨市妇联主席王莉说,我国的经济工作正在与国际接轨,我们的妇女工作也应与经济发展同步,逐步走向国际化。我国政府在 95世妇会期间已向国际承诺,消除性别歧视,倡导“社会性别主流化”,因此,实现男女平等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要靠全社会来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代表、牡丹江市妇联主席孙赛男谈到,要在我们的党报、党刊上叫响“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让这个基本国策像“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一样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我们还要呼吁在这个问题上法律滞后的问题,使政策规定和法律相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