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25日电 黑龙江省河流污染结构正在发生变化:未经任何处理的生活污水成了河流污染的第一污染源,目前哈尔滨市区每天排入松花江的生活污水多达近80万吨!而以前的工业废水由于经过处理,大都达到排放标准而成为次要污染源。
生活污水:河流第一污染源
据介绍,松花江的14条支流中,呼兰河、阿什河污染最严重,枯水期水质为劣5类,水质极差。这两条被严重污染的河汇入松花江,直接对松花江造成污染。
环保专家说,前些年,河流污染的因素中,工业污染占主导,如今,随着企业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河流污染结构发生了“质变”:工业废水经处理,大都已达到排放标准,未经任何处理的生活污水成了呼兰河、阿什河等河流污染的第一“杀手”。
据统计,呼兰境内每年排入呼兰河的生活污水达679万吨,占该河废水排放总量的82%。呼兰河上游的绥化市的生活污水也成为污染大户,2002年该市废水排放总量7090余万吨,其中生活污水达6350万吨,占了近90%!
由于没有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大量生活污水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到水体,呼兰河因此藏污纳垢,清澈尽失。
号称是金源文化母亲河的阿什河,命运亦然。
生活污水处理:难难难
建设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是解决河流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然而,到目前为止,黑龙江省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建设却严重滞后。
按照国家有关要求,所有设市城市都必须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到2005年,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污水处理率应达到60%以上,到2010年,所有设市城市的污水处理率应不低于60%,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重点风景旅游城市的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
但黑龙江省31个设市城市,目前只有大庆的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等大型城市的污水处理厂都是在建中。而剩下的城市中,污水处理厂虽立了项,但由于缺少资金,只停留在勾勒“蓝图”层面,没有真正启动……
哈尔滨文昌污水处理厂,设计功能主要处理生活污水,但是从立项到建设,历经8年之久。直到现在,尚未投入运行。目前哈市城市市区每天排入松花江的生活污水多达近80万吨!
资金:引进市场机制解决
龙江环保世纪行组委会副主任、省环保局局长李维祥说,黑龙江省污水处理设施滞后,主要是由于资金匮乏。
资金是血脉。如何解决资金问题?专家指出:在强调政府加大投入的同时,要积极引进市场机制,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外资投向城市污水集中处理项目,加快建设步伐,逐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主体企业化、运营管理市场化,形成产业链条。在这方面,引进6000多万日元贷款建设的大庆东城区污水处理厂是成功范例,投入运营后,已累计处理来自东风新村、团结路等地的生活污水3500多万吨,改变了当地自然保护区水体腐臭难闻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