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学校,能否接送学生?
2003-09-16 07:00:14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9月16日电开学了,学生接送成为困扰家长的一大难题,坐“送子车”,雇人接送,耽误工作接送……家长天天为此精疲力尽。面对哈尔滨市混乱的学生接送市场,此间媒体连日聚焦“送子车”。今天出版的黑龙江晨报呼吁:学校,能否接送学生?

    据黑龙江晨报记者调查,在哈尔滨市数十万名中小学生当中,绝大多数在学区内上学的学生不需要乘车上下学,民办学校有校车接送。真正需要乘车的是那些在以“民办公助”名义、收取高额择校费的名校分校就读学生,总数约2.3万人。家长们不敢让孩子自己挤公交车,有的耽误工作亲自接送,有的花钱雇人接送,最多的则是几家合租一台“送子车”接送。

    报纸援引交通部门的统计说,哈尔滨市目前共有846台合法“送子车”,估计黑车也不下数百台。这些“送子车”90%以上是松花江平头微型面包车,这种车因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安全要求,今年7月1日起已经停止销售。这些“送子车”有的根本没保险,就更不要说给学生上保险了;有的“送子车”承揽两趟以上的活儿,司机为了多挣钱,把车开得飞快;绝大多数“送子车”上除司机一人,就再无任何护送人员了;还有的竟然用报废车充当“送子车”,致使安全事故不断:

    2001年9月5日,南岗区中山路和平邨宾馆门前,一辆“送子车”与一辆押运车相撞,送子车侧翻,车内几名学生受伤;2002年9月13日6时55分,香坊区赣水路上,一辆“送子车”被同向行驶的一两面包车撞翻;2002年9月27日17时,南岗区学府路电表厂公交站台前,一辆11路汽车被“送子车”追尾,11路车上三名乘客受伤;2003年6月12日,8岁男孩祝继龙乘坐“送子车”上学途中,下车叫同学时,被一辆急驶而来的汽车撞死……

    事故频发的“送子车”令家长整天担惊受怕,可学生接送市场上只有“送子车”,家长只能做出无奈的选择。家住道里区安发桥附近的张女士的孙子在继红小学上学,她对记者说:“孩子不接不放心,坐‘送子车’就更不放心,我一天的主要工作就是挤公交车接送孙子。要是学校有接送学生的车就好了,哪怕是多交点钱都行。”

    据记者了解,哈尔滨市的民办学校大部分都有校车接送学生。在德强学校,记者看到,学生通勤车整齐地排列在院子里,车库里有几个维修工正在为车辆做着保养。学校车队的于禄队长介绍,学校接送学生完全靠学校车队的通勤车,36条线路遍布哈市七区及阿城、双城和呼兰等周边市县。对于小学生,德强学校的校车将其送到地方后,必须要有家长来接,见不到家长,司机就把学生再拉回学校宿舍。每辆车上都有两名老师担任车长,由司机配合管理学生。学校的45名司机都在25岁至45岁之间,均有三年以上驾驶大客车的经验,是经过严格的理论考试和三个月无事故的实际操作后录用的。车队每周都组织司机进行业务学习,经常组织交通规则、优质服务和技能考试。连续五年来,未出现过一起事故。收费远远低于社会上“送子车”每月150元—180元的水平。

    对于学生家长希望学校负责接送学生的愿望,继红小学的关校长认为,如果学校有校车,在上学或放学途中,学校对学生的监护就延伸到了校外,出事后学校要负责任。同时,学校没有足够的经济条件和灵活的运营机制,不能再单独设立一个部门,增加人员设自己的校车接送学生。

    经纬小学校一位女校长说,学校没有必要设立校车负责学生的接送。学校是教学单位,没有这么多闲人和精力运作校车问题。

    主管中小学教育的市教育局基础教育二处的刘处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作为学校的行政主管部门,没有权力去指定学校配备接送学生的校车,学校早晨从家长手中接来孩子,晚上又将孩子送到家长手中,就完成了监护权的交接。如果学校自己配备了通勤车,只做接送工作,肯定是要赔钱的。要是出了问题,学校更要负一定的责任。所以,作为教育主管部门,不主张学校养车来接送学生。

    针对上述说法,某开发公司的杨女士说:“这些名校分校收费和民办校差不多,为什么民办校能有通勤车,不怕担责任,而这些学校却办不到呢?”

    一天请假两次接送孩子的吕先生说:“名校分校和民办学校一样收取高额费用,而且有的还无偿用总校的教室、操场、实验室、微机室等教育资源,应该比民办学校更有经济能力配备通勤车。”

    在美国和加拿大呆过两年,并经常在国内外往返的哈理工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的邹老师介绍说,国外的各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校车,全国统一一种颜色和型号,上面都喷涂着“School bus”。国外校车就像国内的公交车一样,有自己的运营时间和根据学生住所设定的站点,小学生在自己家门口自己或由家长送上车,车直接开进学校,学生到时下车就可以了。学校的接送都是免费的,对家庭收入不高的学生,学校还免费提供午餐。哈市目前混乱的学生接送市场跟国外学校的接送还有很大差距。

    曾随国家教育部和全国校长对外考察团出国考察四次的哈师大附中的沙校长说,在国外,学生的接送都是由学校负责,是一种社会化的福利。校车都是一种黄色的车,每辆车能装三四十人。并且国外对学校内的学生监护特别明确,只要在学校监护范围内,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学校都要负责,比较规范。

责任编辑:超级管理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