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9月19日电在哈尔滨市,避孕药具可以免费到社区领取。但在已经试点开展这项工作两年的某社区内,2012名已婚育龄妇女中,只有200多人经常到社区领取药具。而其他刚刚开展免费发放避孕药具的社区,也遇到类似的现象。
据该社区计划生育专职干部介绍,2001年在社区开始改革试点时,社区工作人员给每户育龄家庭送去了免费避孕药具发放公开信,而许多公开信却被住户当作广告没看就扔了。他们又逐户送去调查表,但很多回收不上来。经过两年的宣传动员,目前该社区只有200多人在社区领取避孕药具,仅占已婚育龄妇女的10%左右,剩下的是计生干部挨家挨户送。部分群众为何不愿接受免费发放的避孕药具?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三大障碍”阻碍免费药具发放。
障碍一 免费政策不知情
记者采访的很大一部分已婚人士,竟对可以从单位或居委会免费领到避孕药具的政策一无所知。来自四川的打工者胡女士听记者说流动人口也可免费领到避孕药具时,露出了疑惑的表情:“真有这种事儿?”不仅是外来人口,不少常住的已婚人士对此也是懵然。“上社区的什么部门领取呀?”这是记者听到的较普遍说法。
市计划生育药具管理站站长马士香说,社区发放刚刚开展,宣传的还不够。她表示,计生委已开展多种形式进行宣传,说明此事。
障碍二 担心免费没好货
不少人担心免费避孕药具的质量不会太好。在某事业单位工作的李女士坦言:“还是宁可自己花钱在市场买好的放心。”
马士香解释,免费发放的药具也是国家出钱买的。如我市发放的安全套,是从全国7个信誉可靠的厂家选购的,药物也来自正规药厂,不可能存在假冒产品。国家计生委每年都要求各地反馈药具质量情况,并对生产厂家进行监督。她特别提出,多年来,药具站并未接到过发放的药具有质量问题的投诉。
障碍三 资料登记涉隐私
还有的市民表示,在领取过一两次药具后,就再不愿去领了,因为“每次去都要在一个本子上做领用登记,虽然也明白肯定要有这么一道手续,但大家都把名字、单位,甚至避孕措施等纯个人隐私资料写在那个本子上,感觉挺不好意思。”不少市民认为,使用避孕药具本来是一件极隐私的事,但为了免费,却不得不将自己的隐私“公之于众”,让人脸红。
据介绍,“不好意思”是多数育龄夫妇不愿领取免费药具的主要原因。我市正在推广多元化的药具发放新形式,如香坊区正在进行的“无资料申报自取”,到自取点领取者不需任何手续就可免费领取安全套,受到市民欢迎。同时,哈市还将推广在公共场所发放避孕药具等多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