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打破多年“老三样” 旅游纪念品“掘金”需创新
2003-09-24 18:21:44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9月24日电为期一周的黑龙江暨哈尔滨市优秀旅游商品命名及展销会于本月20日在哈市谢幕。19日记者再次来到展销会看到,所剩摊位寥寥无几,开幕时热热闹闹的场面已荡然无存,此时场内显得冷冷清清,一些参展商称目的是做做宣传,没把销售放在首位。

    记者在展销现场看到,展区内两排摊位中只有为数不多的摊位上摆着各式纪念品,纪念品也是多年前就有的“老三样”,如白桦木贴画、麦秸画、皮画等。但更多的摊位上却摆着外地的石画、石雕和奇石等。速冻水饺等产品却在借机搭车抢游客,现煮现卖招揽游客。许多参展单位的工作人员表示,此次来参展,就是应应景,没抱有更多的想法。前来浏览的游客们也多是咨询景点的旅游项目、乘车路线等有关问题,对各种纪念品没多大兴趣。一位广西来的黄再平先生说,当地的旅游纪念品很难适合游客的需要,体积不是过大,就是没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引不起购买的欲望。厦门来客许女士说,旅游商品千篇一律,使游客购物兴致大打折扣。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目前哈市的旅游纪念品开发的弱势与旅游业迅猛发展的强势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旅游纪念品制作粗糙、科技含量低、老套产品多。游客的需求与日俱增,而大多数旅游商品却是十年一贯制,无法吸引游客的眼球。旅游商品市场亟待开发。

    创新离不开技术的创新和高水平的策划构思。哈市社科院研究员鲍海春说:放眼外省,很多地区都有专营旅游纪念品名街名店,例如云南昆明有市政府投资建设的“七彩云南”专营特色旅游纪念品,西安、拉萨也有专门经营纪念品的集市。大连几乎每个景区在出口处都设有旅游纪念品销售区。大连极地动物馆的出口处还开辟了一个相当面积的旅游纪念品超市,纪念品数千种,游人都能驻足选购,或多或少地都留下“买路财”。

    省旅游局局长宁士敏指出,由于我们的旅游商品特别是旅游纪念品、工艺品许多做工粗、材质低、包装差,缺乏特色,品位不高,加之旅游纪念品、工艺品和特色商品的设计与生产、生产与销售等环节严重脱节。这与我省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业强劲的增长势头很不相称。

    哈市旅游局市场促进联络处处长陈志刚说,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不被重视的原因很多。一方面旅游纪念品的开发没有明确归到固定的职能部门。旅游局抓的是宣传、导游、宾馆建设等方面的工作,而各景区主要职责是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规划、利用,纪念品的开发都不是他们的分内职责。另一方面,旅游纪念品开发成本高、利润低、见效慢,这方面的人才也十分匮乏,所以有关部门也不愿花大气力去做纪念品开发的工作。

    陈志刚认为,旅游纪念品的开发要获得发展,就要将它作为风景区形象的一部分、作为一个品牌来开发,做得好就不仅仅是一个旅游纪念品了,也可以形成一个产业。哈市风景区的资源丰富,有做好品牌的潜力,关键是要做出自己的特色。

    哈尔滨阿勒锦旅行社总经理刘春梅告诉记者,目前许多风景名胜区的主要收入仍是门票销售,旅游纪念品收入只占了很小一部分。“十一”黄金周本是地产旅游商品“掘金”的日子,这说明只要围绕市场,通过研究高度细分的客源群进行有的放矢的策划和创新,才会掘到属于自己的那一桶“金子”。

责任编辑:超级管理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