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30日电 全市前三季度经济工作汇报会29日在绥化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综合分析今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理清解决的办法和措施,从而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加大力度,奋战四季度,确保完成全年任务目标。
市委书记胡世英主持会议。
任万东、于莎燕、张建发、孙纲、李广福、杨贵才、聂耕寰、李景田、于佩常、夏永智、姚明远、刘清田等市级领导班子成员,市级班子正、副秘书长,市直和驻绥中省直部门负责人,县(市)区党政负责人出席会议。
会议听取了市六个规模推进组、环境建设推进组和各县(市)区前三个季度的工作汇报。
会议认为,年初以来,全市上下按照市委“规模推进年”活动的总体要求,狠抓落实,扎实推进,努力克服非典疫情及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保持了国民经济稳步增长的良好势头。预计到9月末,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实现222.1亿元,同比增长10%;实现财政总收入11亿元,一般预算收入4.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和16%。具体表现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工业经济速效同步增长。预计到9月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48.9亿元、增加值18.9亿元、销售收入46.4亿元、利税5.9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5%、10.3%、12%和11%。商贸流通繁荣活跃。预计到9月末,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74亿元,同比增长5.1%;完成进出口总额2189万美元,其中出口2033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8倍和4.2倍。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迅猛。预计到9月末,全市个体私营经济税收完成2.64亿元,同比增长8.4%;乡镇企业完成增加值13.6亿元,上缴税金1.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6%和5.5%。招商引资和大项目开发取得实质性进展。截至9月末,全市共引进合同资金40.7亿元,到位资金16.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7%和8.6%;引进项目343个,其中投资额超亿元项目3个,5000万元至1亿元项目10个。市本级经济快速发展。预计到9月末,市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5亿元,利税9863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3%和6.1%。市本级财政总收入完成1.49亿元,一般预算收入4800万元,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7%和19%。尤其是工业开发区发展势头良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
会议认为,尽管全市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但仍存在一些值得认真对待的问题和困难。农业遭受历史罕见的旱虫风雹涝和低温寡照等自然灾害,粮食减产和部分农民减收已成定局;一些企业由于改革不到位、退出国有经济领域步伐较慢和缺少资金等因素,存在完不成全年任务的危险;处于拉动内需主导地位的固定资产投资,在地方匹配资金严重不足和连续降雨贻误工期等因素的影响下,投资额大幅度下降;由于受部分税种起征点提高、农业税计税价格下调和增资等政策性因素,以及超缴税款等历史遗留问题的影响,财政保盘子压力很大。
胡世英在讲话中说,前三季度经济工作成绩不小,问题不少,形势变数很大,不容乐观,应引起全市上下的高度关注。总的要求是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工作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乘势快进,奋发上进,知难而进,做到在成绩面前不盲目乐观,在困难面前不丧失信心,在矛盾和问题面前敢于突破,咬定目标、咬紧牙关,确保完成全年各项任务目标。
胡世英说,第四季度工作一季关两年,各级领导要带头深入基层、深入一线,采取现场办公、一事一策、特事特办的办法,积极破解制约工作运行的疑难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为完成全年目标打通关卡,排阻清障。胡世英强调,要在抓好已确定的经济工作大事大项和关键环节的基础上,做到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毫不放松地抓好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做到“三个文明”一起上、“三个成果”一起要。
市委副书记、市长于莎燕在会上部署了全市四季度经济工作。她要求,要抓好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的农村各业生产,通过精心组织好秋季农业生产,全力组织好抗灾自救工作,抓好农产品流通,实现农村经济全面发展;要抓好以增产增效为重点的工业生产,确保实现工业经济增长目标;要抓好以活化流通为重点的商贸工作,全力拓宽城乡市场;要抓好以增收节支为重点的财税工作,努力实现财政收支平衡;要抓好以项目建设为重点的招商引资工作,推动经济快速增长;要抓好以工业园区建设为重点的市本级经济,加快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要认真谋划好以经济发展为重点的明年工作思路,早日落实落靠各项计划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