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11日电“十·一”期间,哈尔滨市近万对恋人结成伉俪。一些新人在体味幸福甜蜜的同时,新婚的喜庆气氛却被一些婚庆公司的不规范服务破坏了,给新人留下了无法弥补的遗憾。
据黑龙江晨报引用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哈尔滨市有一半以上的人举办婚礼需要婚庆公司代办,但是在婚庆市场红火的同时,由于婚庆公司服务不到位而产生的投诉日渐增多。
刚刚经历了甜蜜时刻的李先生就因婚庆公司的不完善准备留下了一个终身遗憾。10月2日,在他结婚当天,礼仪公司的摄像师在录像时机器突然出现故障,摄像师又没有备用机器,这个让人始料不及的意外让新郎、新娘以及双方家人措手不及,尽管大家想尽了办法,但是最终都没有挽回局面,使具有纪念意义的婚礼录像既不完整而又无法补录。还没有李先生“幸运”的市民张先生,聘请的摄像师在他大喜的日子忙活了一天,却因技术不过硬,而让他的婚礼录像没留下一个影儿。
“黄金周期间,我一个人就接了20个婚礼,有时一天连赶3个场子。”一婚庆公司的婚礼司仪赫某对记者说。据了解,像赫某这样的司仪不在少数。
据了解,哈尔滨市专职婚礼司仪并不多,90%都是兼职的,一些婚庆公司“急功近利”,临时招一些人,有的根本不经培训就“上岗”,素质参差不齐的司仪出现在婚礼上,经常破坏婚宴的喜庆气氛。
新郎段某告诉记者,他从礼仪公司聘请的司仪频频出错,不仅把双方家长的姓搞错,还肆无忌惮地拿伴娘和伴郎开起了“黄色笑话”,最后,伴娘和伴郎实在忍无可忍转身逃跑,让一对新人感到十分尴尬,给婚礼留下了遗憾。
每逢结婚高峰季节,婚庆公司的花车大多会十分抢手,有的“大日子”则需要提前半年预订。然而,备受新人重视的花车经常会临时“掉链”,给大喜的日子蒙上一层阴影。今年9月6日,在哈市太平区红旗大街上,一辆奥迪车为了赶场子,将迟到了几分钟的一对新人扔在路上后又匆忙去接另一对新人。
据业内人士讲,大多数婚庆公司自己拥有的车辆远远达不到实际所需要的数量,这些公司就用在社会上四处汇集起来的高档车装扮成“花车”,而“招聘”过来的“花车”为了赶更多的婚礼,经常会发生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
有关人士指出,对婚庆公司从审批注册到管理,都应该有一套相应的规定,严格把关,规范管理。婚庆公司规范了,新人们放心了,与婚庆相关的产业也会被带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