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10月14日电在文革时期曾流行一时的“手抄本”,成了哈尔滨市一市民收藏的目标。
这位市民名叫贾树波,今年31岁。据他讲,自己12岁时有一次去同学家玩,看到书柜里有一部手抄本《梅花党案件》,只看了一点就被其中的情节吸引住了,立即向同学借来,连夜抄写,这个版本成了他搜集的第一本手抄本。到目前,他已经搜集到了包括《一双绣花鞋》《叶飞三下江南》《第二次握手》等多本手抄本。家人对此提出疑义,“买书看多方便啊,为啥非要去找什么手抄本?”贾树波则认为,手抄本不光创作形式奇特,作者都是匿名的,而抄者又在抄写过程中将故事情节根据自己的理解改写过,在当时的青年人中间悄悄流传,非常具有时代特色。
责任编辑:超级管理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