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专家建议:黑龙江应加强对俄食品与纺织服装出口基地建设
2003-10-23 16:04:18 来源:新华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10月23日电 据新华网援引《世界知识》第19期的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陆南泉撰写文章说,东北振兴要从三方面加强对俄经贸合作。黑龙江应从科技、交通、出口基地上下功夫,尤其要在对俄的食品与纺织服装出口基地下功夫。

    文章说,当今世界,区域经济合作与经济全球化并驾齐驱,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东北三省老工业基地的调整与改造,必须要有新思路,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以大开放带动大调整、大改革,实行走出去、引进来的政策。而加强对俄合作是实现上述思路的重要一环。

    把科技合作放在优先地位

    东北三省调整与改造工业的一项共同任务,是加速发展装备制造业。为此,必须依赖先进的科技,靠领先的科技所形成的核心竞争力,来增强工业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跨越式的发展。与此同时也就达到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目的。而上述目标的实现,单靠东北三省和国内自身的科技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加强对俄科技合作。俄毕竟是个科技大国,在不少领域它的科技水平仍处于领先地位。俄具备东北三省所需的科技产品。

    几年来,黑龙江省已在宇宙、新材料、现代农业技术、超精密机械、核能源、水处理、环保、生物工程、水下高技术等方面与俄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加强交通运输领域的合作

    在这方面,东北地区与俄拓宽合作的可能性很大,如中俄合作建设黑龙江公路桥与铁路桥,此桥建成后,将对构筑新的中俄经贸大通道并发挥东北地区在对外经济合作中的区位优势有重要意义。

    中俄铁路部门正在讨论铺设东宁—乌苏里斯克铁路。这条铁路一旦修通,东北地区的货物可以直接通过这条铁路,从俄海参崴、纳霍德卡港、东方港等向日本、韩国、北美等国和地区输送,这就增加了东北地区的出海通道。

    抓住“世界工厂”转移机遇,建立对俄出口基地

    由于地理位置上的优势,东北地区特别是黑龙江省,在对俄经贸合作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以近五年平均值来看,黑龙江省对俄贸易占全省对外贸易总额的40%以上,其中2001年达到53.3%。

    但要指出的是,黑龙江在对俄贸易中很大程度上只是充当“二传手”的角色,在对俄出口的产品中(除个别口岸城市农副产品外)大部分是外省产品。

    这样,通过对俄经贸合作对黑龙江经济的推动作用就缺乏后劲,也难以促进黑龙江优势产业的发展。从黑龙江与俄罗斯两方面的综合情况考虑,黑龙江省在对俄出口方面应下功夫建立一些出口基地,如食品与纺织服装。

    多年来,食品一直是俄大宗进口商品,占其进口总额的25%以上,在其所有大类进口商品中仅次于机械设备和运输工具而位居第二位,每年进口额为80~100亿美元。俄所需食品的40%依赖进口。黑龙江作为农业大省,有着十分丰富的食品资源,特别是近几年来在生产绿色食品方面已取得了不小进展,因此,完全有条件建立对俄的食品出口基地。

    纺织品与服装一直是我国向俄出口的主要商品,仅纺织服装与针织服装两项就占我国向俄出口总额的35%左右。近几年,俄从中国进口的服装每年以13%的速度递增。俄服装市场潜力很大,因为它的纺织服装工业一直是薄弱部门。

    黑龙江具有较雄厚的纺织工业基础,哈尔滨市的服装加工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是可以达到我国沿海省市水平的。再说,哈尔滨对俄罗斯人的穿着习惯、爱好也较熟悉。有人提出,通过在哈尔滨设立“香港中小企业服装工业园区”,使黑龙江的服装工业与香港转移的生产力相对接,这个设想是可取的。除香港外,还应把沿海省市的服装生产企业吸引到哈尔滨来。

    这里提出黑龙江建立食品与纺织服装出口基地,并不是说其他领域的产品出口不重要。无疑,随着东北地区经济的振兴、产业结构的调整,其他领域产品向俄的出口必将增加。

责任编辑:隋洪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