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10月31日电 (黑龙江日报记者 郝建华张桂英 东北网记者 雷蕾) 黑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张左己在今天召开的全省发展民营经济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黑龙江省民营经济大发展、快发展的条件完全具备,时机已经成熟,各地必须加大工作力度,克服各种困难,抓住振兴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和国家扶持粮食主产区的机遇,把发展民营经济同我们目前正在进行的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时时处处事事考虑民营经济发展,拓宽民营经济发展领域,使之在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更大作用。会议由副省长刘海生主持,省政协副主席、省发展民营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欧阳吟出席会议。
张左己指出,黑龙江省经济与发达省区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民营经济上。当前,我省民营经济发展具有很多有利条件,一是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从体制上消除了对民营经济的束缚。二是我省未改制国有企业较多,资产存量大,为民间资本进入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三是省委、省政府对发展民营经济决心坚定,措施得力。
张左己强调,各地要努力扩大民营经济的发展空间,要把发展民营经济同振兴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企业协作配套、国有企业分离办社会、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发展县域经济、农业产业化、发展新兴产业、发展城市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以及对外开放、走出去跨国经营等十项工作结合起来。在装备制造、石化工业、能源工业、绿色特色食品、医药工业和森林工业“六大基地”建设中,要把民营经济纳入总体规划,从宏观布局、项目安排、资金使用等方面,对民营经济和其它企业一视同仁。要选择一批资产优、市场好、竞争力强的项目,用优势企业和优势资产引进省外民营投资者,使我省的优势与他们的资本、技术、经营理念很好的结合起来,形成新的竞争优势。要把国企改革作为民营经济大发展、快发展的切入点,畅通国有资本退出通道和民营资本、外资进入通道,做到进退有序,保证民营企业通过控股、兼并、收购、租赁等多种形式参与国企改革。针对我省民营企业规模较小、实力较弱的实际,鼓励民营企业联合参与国企改制。
张左己要求,各地要积极促进民营经济优化升级。一是要从小到大,鼓励民营企业上规模,实现总量突破。今年全省计划重点培育和扶持30个营业收入1亿元以上、70个营业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科技型、外向型、生产型的民营企业大户,使之成为地方经济的支柱企业。二是要从低到高,鼓励依靠科技,开发创新。三是要从土到洋,鼓励民营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对具备条件的民营企业尽快给予进出口贸易权,对信誉好、有实力的给予资金扶持。鼓励民营企业优化出口产品档次。四是要从粗到精,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和信用管理。五是要从寡到众,发展产业集群。各地要从本地实际和优势出发,调整生产力布局,集中力量建设一批产品档次较高、产业关联度较大、带动作用较强的产业群,引导具有共性和互补性产业或企业集中发展。要规划建设一批区域经济带,提高民营经济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应。规划、国土、交通、供电、供水等部门要积极配合,给予优先扶持。
张左己最后强调,各级政府特别是有关职能部门,必须把加快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一项具体举措,把工作着力点放在服务和引导上,解放思想,排除一切不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障碍,强化服务意识,提高行政效率,不断完善和落实好相关的政策法规,省政府从明年开始设立中小企业发展资金,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设立中小企业发展资金,切实加强民营经济主管部门建设,切实发挥好职能作用,各市(地)县在不增加机构的前提下,适当调整职能,明确管理部门,统一管理中小企业、乡镇企业、民营经济。强化信息、融资、人才、技术等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民营经济发展,为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会上,牡丹江市、双城市就民营经济发展做了典型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