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11月6日电 “铁架哨,土坯房、寒风吹来透心凉”。这是昔日“黑河好八连”官兵们形容连队生活条件艰苦的一首打油诗,而如今的“土坯房”变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现代化军营。
当谈起连队过去的生活条件,“黑河好八连”首任连长王学政说:“过去受地理、交通、经济的影响,老一代戍边军人住的是地窖子,吃的是高粱米,穿的粗布服,取暖靠地火龙,烧的是干牛粪。”说起那时的生活条件来,现任连队指导员王佳峰感慨地说:“真是一个字‘苦’啊!”
这些年“黑河好八连”的变化怎么样?据连队宣教处的同志介绍,官兵们有了自己的烘干室,在20多平方米的烘干室内有4根直径约10厘米的暖气管并排靠在房间两壁,特制的金属网罩形成上下间层,金属焊接的两排挂晒设施精致整齐。在娱乐室,台球、乒乓球,还有象棋、军棋、围棋等娱乐器材应有尽有,更有钢琴、二胡、吉他等数十种乐器。为战士们提供精神食粮的图书室,书籍种类繁多,八个大书橱摆着上千册图书,足以与驻地书店相媲美,战士们都在这里“充电”。连队里还有宽敞明亮电脑室里,战士们经常互相研究微机硬件组装与操作系统和一些常用的软件…最与众不同的是,“好八连”还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创作室,专供官兵绘画、书法、根雕等艺术创作。很多官兵会在闲暇时间到这里来,充分挥洒着他们的创作灵感和热情。据说,被官兵们称为“小画家”的王昌龄,经常到这里绘画,还在军分区比赛中获过一等奖。
曾听说连队“吃肉难、吃菜难、吃新鲜蔬菜更难”。观在还难不难呢? 司务长介绍,战士们的餐桌是丰盛的:两台保温自选餐饮车,一个盛有米饭、馒头、烤饼等主食,一个盛有糖醋鲤鱼、排骨小白菜等六菜一汤,官兵们每天可以挑选喜欢的饭菜。司务长接着说:“现在连队建起了日光温室大棚、保温猪舍,经过科学种养,不仅能吃到新鲜蔬菜,而且双休日吃饺子和包子也是常事。现在猪舍养猪20多头,每月至少杀一头猪改善伙食,肉菜基本上实现了自给。”操作间内,炊事员衣着整洁,伙房内不锈钢新式餐具俱全,电烤箱、保鲜柜、豆浆机、饺子机等应有尽有。
战士们吃的蔬菜是在连队的日光温室大棚内种出来的。大棚里有大辣椒、黄瓜、小白菜、窝笋等各种蔬菜。司务长自豪地说:“连队种植的蔬菜,不仅在驻地有名,而且就连来参观的俄罗斯边防军人也惊奇不已,直竖起大拇指,连连说‘哈拉少、哈拉少(好)’,所以这些蔬菜也成了馈赠外国贵宾的赠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