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文卫·体育  >  文卫
搜 索
第一次“下海” 黑龙江省杂技团走出去请进来的启示
2003-11-17 15:20:40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11月17日电近日,省城哈尔滨的演出市场被“杂技”搅热了一番。由黑龙江省杂技团承办的,朝鲜人民军(牡丹峰)杂技团在中国的商业巡演,把哈尔滨作为最后一站。5场演出让观众饱了眼福的同时,也让省杂技团体会到了闯市场的甘和苦。

    1、抢占先机

    近年来,包括黑龙江省杂技团在内的国内许多的杂技专业表演团体,都把目光盯在了国外,长年活动于国际赛场和国外演出市场上,很少在国内演出市场上露面,国内的演出市场一直处于冷淡状态。去年,省文化厅多次提出:省直院团对艺术产品的经营上,要用“两条腿走路”,大胆尝试“买进来、卖出去”,省杂技团为抢占先机,将目光锁定在朝鲜杂技团。该团是一个长期封闭训练、技艺娴熟、表演精彩的团体,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他们除参加各种比赛外,一般不作外演,有神秘感,并且价位低,风险小,正适合经营。经多次考察和协商,他们同朝鲜杂技团签订了来华巡演的合同。

    2、市场中“学艺”

    非典时期,好多演出被迫推迟,但合同已经签订,不做就要赔付,还要造成国际影响,摆在面前的只有一条路,就是“拼”。省杂技团的管理营销人员综合实际情况分析之后,决定采取低价位、多场次销售的战术。他们三赴上海,两下河南,以上海为龙头,联合“江、浙、沪”为三位一体,形成小的演出范围;再以中原河南郑州为依托,影响鄂、豫、皖,形成川、鄂、豫、皖、赣、苏、沪、浙的演出路线。最后划定了河南、浙江、江苏、上海、江西、黑龙江六省(市)为自己演出地的活动范围,订立演出合同30多场(次),取得朝鲜杂技团来华演出的阶段性胜利。

    3、开了个好头

    2003年9月,朝鲜杂技团一行48人和省杂技团的管理营销人员,来到中国巡演的第一站郑州。河南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尤其是杂技艺术发展迅速,杂技团体众多,郑州杂技团就是多次获得国际、国内金奖的团体,杂技在这里不好演。针对这一情况,省杂技团找到了当地一家有着极其丰富的市场营销经验的演出公司,进行了合作。

    26日下午4点,朝鲜杂技团来中国巡演的首场演出正式拉开帷幕,郑州杂技馆内座无虚席,800多盏现代化灯光把整个馆内映照得姹紫嫣红,朝鲜演员的看家节目,赢得全场雷鸣般的掌声……有人统计,在一个多小时的演出中,观众鼓掌达120次之多。关心民团长和省杂技团演出公司的营销人员,几乎都是流着热泪看完演出的,第一次下海,就取得这样的成绩,不容易。

    4、圆满的句号

    看来,只要宣传运作得当,货真价实就能赢得市场。从郑州开始,演出每到一地,省杂技团都找当地一家成熟的演出公司合作,一切组织、宣传和售票工作,都由对方负责。这样的商业演出,不仅票房看好,还同时引起了各地文化主管部门和中国杂技界的广泛关注:上海市人民政府“国际文化艺术节”组委会,破例把朝鲜杂技团列为“艺术节”演出序列,并向该团赠发了演出纪念奖;江西省井冈山市人民政府,邀请该团参加该市“旅游节”的开幕式……

    至此,省杂技团经营“朝鲜杂技团在中国巡演”的行动,已经基本上获得成功。9月22日至11月9日,他们在我国进行了为期49天的商业性巡回演出,先后辗转于6省(直辖市)十几个大中城市,演出近20场,观众达8万人(次),行程约14000多公里,演出总收入60多万元。

    5、回过头来看差距

    按照中朝双方的约定,哈尔滨是该团来华演出的最后一站,而这几年哈市的演出市场一直处于冬眠状态,这无形中给省杂技团带来很大的压力。针对哈市演出市场尚不成熟的具体情况,他们决定采取团体售票和窗口售票相结合的方式。营销人员兵分两路:一部分人员深入效益好的企事业单位以及鲜族人密集的团体进行营销工作;一部分人针对各大专院校的留学生以及中国学生,进行促销和市场的培育。经过努力,朝鲜杂技团在哈尔滨的演出也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连续5场的满场演出,是近期哈尔滨演出市场上前所未有的。

    回过头来看差距,关心民感慨地说,我省的演出市场不很景气,一方面是经济比较落后的原因,更大的原因还在于我们对观众群体的培育远远不够。他们在全国其他城市的演出,都是同当地很成熟的演出公司合作,这也是票房的直接保证。而只有在哈尔滨,他们是自己走出去推销的,这说明我省的演出市场还不够成熟,同人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责任编辑:超级管理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