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11月19日电11日,哈尔滨市政府与黑龙江省冠洋集团正式签约,哈市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横跨松花江大桥项目——道外二十道街跨江桥项目前期工作正式开始。据悉,这是我省民营企业首次参与哈尔滨市城市基础设施大项目建设,并担当项目前期的主角,前期工作预计3个月完成。
8亿元民营资本投入,使道外二十道街跨江大桥项目得以启动。这标志着哈尔滨市正尝试用一种全新模式开始经营城市,也标志着民企开始进入城建主战线。民营资本发挥特有张力得以显现。
在哈市总体规划纲要中,远期建设城区段松花江上的越江桥隧道共规划了5处,以满足2020年后松北新区建成170平方公里新城、人口达到100万的交通要求。但从现有公路大桥交通流量测量结果来看,哈尔滨道里公路大桥及东江桥的交通流量早已达到饱和状态。两岸繁荣的构想被阻塞在过江交通的瓶颈上,惟一的办法就是加快路桥建设。然而,资金不足却是一个普遍的难题。黑龙江冠洋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的《关于采用“BOT”方式修建道外二十道街松花江公路大桥的申请》,使民企首次跨入哈市城建主战线的先河,成为承担哈尔滨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第一个民营企业。
“BOT”一词,是英文Build(建设)、Operate(运营)、Transfer(移交)的缩写。它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上广泛采用的一种主要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融资模式,其含义是建设——运营——移交。政府通过出让建设项目一定期限的经营权、收益权,吸纳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项目的投资者在规定的经营期限结束后,将该项目的产权和经营权无偿地移交给政府。目前,“BOT”项目在北京、上海等许多城市广泛运用。
按照“BOT”的法则,冠洋集团将自筹资金8亿元,建设道外二十道街跨松花江公路大桥。而政府将在有关政策上给予企业一些优惠待遇,大桥建成后,其20年或25年的经营期将归企业所有,期满后政府收回大桥经营权。这意味着无需政府投入,而企业也在投资、承建、运营的过程中实现良性发展的目标。“BOT”的模式,使政府和企业实现双赢。
据介绍,道外二十道街跨江桥是我省连接松花江南北两岸的又一重要通道,也是哈市重点交通项目。经省、市政府批准,该项目以“企业为主、政企合作”方式,实施项目建设建议书、可研报告编制及初步设计等前期工作。工程项目前期工作采取的“政府民企合作”方式,在哈市重点工程建设中首开先河。该项目前期工作完成后,将采用BOT方式公开向社会招标。
将要新建的这座跨江大桥南起大新街,跨越北环路,沿道外二十道街方向,跨越松花江河道和江心岛,沿江北永胜路方向,穿越松浦镇,与哈伊公路相连,全长3.5公里,估算总投资8亿元。预计明年春天前完成该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当年启动大桥建设,2006年前,整个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该桥建成后,将进一步分流现有几座松花江跨江桥车流压力,进一步满足不断发展的两岸交通需求,对繁荣两岸经济将起到重要拉动作用。
据悉,冠洋集团是我省从事路桥建设的民营企业,首次与省政府采用BOT方式建设的肇东到肇州高等级公路已通车,现在集团正在建设省交通厅规划的松花江滨北桥扩孔桥至兰西县的高等级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