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东北论坛网友:从“洋垃圾”屡禁不止说起……
2003-11-26 10:58:11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记者对哈尔滨市道里区西十一道街上贩卖“洋垃圾”成风的事情进行暗访。在这条街粗略数了数,类似的卖旧服装的店大概有二三十家。就此事采访了道里工商分局有关人士。得到的回答是,“解决贩卖‘洋垃圾’问题,国家或地方政府应该坚决整治,抽出时间、抽出专人、成立专案组整治,那样估计就能解决了。否则我们也没有那么多精力去管理,毕竟比这个大的事还多的是……”      
    
  洋服装屡禁不止,有很多的原因。但是, 该局这位人士说的这番话却让耐人寻味。 

  看到这里,想起新华社黑龙江分社的记者呼涛采写的一篇稿子。说的是,在采访中,接到一位政府干部的名片,上面除了单位名称和地址,还有一连串的头衔,却不见任何联系方式。几经周折见到名片主人时,问及名片上无联系方式的事,对方解释:“我们这部门来找的群众太多,一一答复我们没有那精力,有些事不该我管,也管不了。被这些人知道了电话和手机号码可是麻烦!”并一再叮嘱记者不要把他的电话号码外传。  

  一个是没有精力,一个是怕麻烦。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折射出政府官 
员的工作态度和思想观念问题。在历史上,黑龙江是有丰富资源、门类齐全的各种工业设施与装备以及有悠久的工业传统与高素质的技术工人。长期以来,黑龙江的工业支持着全国各地的建设、领导着我国工业化的潮流。然而近十多年来,它前进步伐变得沉重。究其根本的原因是人们的观念更新迟了一步。囿于计划经济的束缚,至今许多人仍抱残守缺,习惯于政府的行政干预。作为政府官员自然是一方领导,为人民服务。这一方出现问题,政府官员一定有责任。这两件事情上,政府官员的态度都有明显的推脱感觉。凡事能推就推,凡事能拖就拖。一味地强调客观条件,不主动积极进取。这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弊端。总是强调困难,总是怕群众麻烦、总是想办法躲开问题,这不是好的政府官员。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不仅是中央的战略部署,也是众望所归的举措。当前,振兴经济的要务当应是改变观念,尤其是领导者的观念。只要是职责所在、力所能及的事,都不该推辞。

责任编辑:超级管理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