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科技·卫生
搜 索
“希望小学”变牛圈让人疑惑
2003-12-01 13:40:21 来源:东北网-生活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12月1日电 振兴村位于林口县政府所在地林口镇西北4公里处,无村办企业,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而本身土地资源又匮乏。今年4月份,一条消息传出,原村里的希望小学校舍以及小学所占用土地的使用权已被出售。

    该小学因原村小学年久失修被判定为整体危房而兴建,1998年全面竣工,是牡丹江第一所希望小学,仅竣工3年,就戏剧性地因同样原因被判废弃。对于这个小学的弃用,引起村民的争议最大。政府搞的所谓“资源置换”、村民眼里的典型败家行为最后将隐藏的矛盾激化,造成村民纷纷找到上级机关反映情况。

    不到十年连起两所希望小学

    这次出售是由村委会具体运作,买主是外地一个养殖专业户。

    村民刘树德说:“我开始还不相信,但不久就看到小学校的操场上多了许多养殖和农用设备。”自从2001年村里建起新的希望小学后,本来生源不足的学校迁进新校舍,空荡荡的老校舍就没有被派上其他用场。

    表面看,闲置资产再利用是件好事,但是村民心里却有本账。据刘树德了解,村里卖希望小学才卖了十来万,“可当初建小学仅地面上的工本投资就35万元,账面上的损失就得二十多万。”

    更让村民心里不平衡的是这是一笔本不应产生的负担。据介绍,振兴村原有一所小学,建于上个世纪70年代,上个世纪90年代年久失修,村民们多方争取投资重建小学。原村委会主任程百万回忆说,为了这所小学他不知吃了多少苦,历时一年多,团省委、牡丹江市、林口县往返不下几十次,风里雨里全部的行李就是随身背的一个黄书兜。村民的诚意感动了上级领导,1994年由省青基会捐款,市、县、乡各级赞助共35万元拨款到位。

    “这可是百年难遇的大好事。”刘树德说,有了上级的支持,村民们又进行捐款,一块、两块、十块……总共捐了几千块,没钱的就义务献工、献物,1995年,主体工程完成学生们就迫不及待地迁了进去。1998年,原希望小学全部竣工。

    建完第一所希望小学不久,村里又开始建第二所希望小学。大家不明白,“村里就这么几个孩子,建那么多学校能用得过来吗?”2001年新学年开学,学生们搬进了新落成的学校,原希望小学空了。当地的解释是,希望小学是整体危房。这让大家更糊涂了———“希望小学使用6年,竣工3年,好端端地摆在那儿怎么就成了整体危房了呢?”

    13日,记者在振兴村通往林口镇的公路边上看到原振兴希望小学。这是一趟红砖铁瓦的平房,操场上堆放着饲料,大门紧锁,操场围墙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字样还依稀可辨。

    原振兴村村委会主任程百万说:“卖小学违法表现为三点:1、小学工程上即使有问题也绝不可能是整体危房,能作为校舍使用。2、学校出卖,没有省青基会的批准和当地老百姓集体讨论是违法的。3、我们投资建的学校凭什么被你们卖作牛圈,情理上说不过去。”据介绍,我国的《村民组织法》规定,凡是集体财产的变卖和兴建必须经过村民大会讨论通过,否则无效。“建新小学,卖旧小学这么大的事村民都不知情,更不用说开村民大会了。”

    据介绍,振兴村长期政府组织设置不健全,曾三年没有村委会主任。今年3月15日村干部换届选举姜景东当选,振兴村终于有了近年来的第一位合法选举产生的村委会主任。电话中姜景东说,他也是今年4月份从村民那里听说原希望小学被卖掉的。一次有林口镇委副书记刘淑霞参加的村委会上,姜景东提出这个问题,村委会委员们说,姜景东上任之前,这个问题已经研究过了。

    刘树德说:“加上永胜并村带过来的永胜小学,振兴村已废弃了三所小学,校舍被分别用作养鸡、养猪、养牛……我们自己如果有钱干嘛还管国家要那么多捐款建希望小学,这不是骗人吗?”

    振兴希望小学曾是助学的旗帜

    据介绍,振兴村希望小学意义不仅是解决农村适龄儿童入学难,还是当地助学重教的一个象征。小学校的全名是林口县希望小学,是林口第一所,也是牡丹江市第一所、全省第八所希望小学。

    捐款到手,1998年9月1日,林口县希望小学举行了竣工仪式。小学总占地1300平方米,主体工程700平方米,拥有7个标准化教室,图书室,实验室,广播、体育器材等配套设施齐全。县五大班子出席仪式,牡丹江市主管市长也亲自前往祝贺。

    “受到领导如此重视,谁敢造假呀,”记者找到负责小学施工的工程队队长李学良。他拍着胸脯向记者保证,“绝不可能是整体危房。”这家建筑公司是三级建筑企业,属林口县乡企局管理,有7层以下楼房的建筑资质。

    土地局:危房鉴定是关键依据

    今年9月份,刘树德等人为了把希望小学的事弄个水落石出找到牡丹江市土地局。他们把还建的希望小学违法占地问题作为突破口,刘树德认为,新小学选址根本不是老砖厂,而是国家基本农田,老砖厂离这至少还有300米远。

    9月28日,林口县土地局组织人员到现场对此进行了全面调查。土地局的调查报告称,由于合村并校,原希望小学校舍容纳不下合并后的学生,更不便于两村学生就学通勤,而且该校舍于2001年4月6日经林口房产处鉴定为整体危房。为了改善办学条件,保障学生人身安全,振兴村村委会经请示县教委和林口镇政府同意,并由林口镇政府向县政府申请,县政府严格按照审批程序同意振兴村占用村三屯规划建设用地5211.55平方米还建一所希望小学。2003年9月28日我局进行实地踏查,发现新建小学共占地9920平方米,超占面积4708.45平方米,经认定小学占用的土地为原砖厂废弃地。

    结论是,“刘树德等人反映的情况与事实有出入,该小学不存在违法用地问题,对于调查发现的超占土地问题我局将严肃处理。”

    “对于整体危房,有房屋安全鉴定报告为证。”林口县土地局副局长向记者出示了报告,并告知,这份文件是土地局批地号的最关键的依据。但是不知为什么振兴村基本农田保护区示意图他却坚持不允许记者复印。

    合村并校,并掉了希望小学?

    林口镇委副书记刘淑霞强调合村并校是新建小学的重要原因。据介绍,前几年行政区划改革,振兴与永胜合并,两村相距两三公里,永胜的孩子不想上振兴上学,振兴的孩子不想上永胜上学。两学校的学生人数又都不足100人,按优化教育资源的要求有关部门提出在两村之间建学校。

    “村里原有的两所学校都是危房,振兴希望小学新建时间不长,可采用资源置换的办法出售,所得资金投入新建希望小学。”刘副书记还出示了一份2003年5月17日林口镇两委班子会议记录:振兴希望小学出卖14万元经班子研究原则上同意村里意见,并要在村民和党员代表大会上进行研究。

    镇教育办负责人孙振生说:“建这个小学村里拉了许多饥荒,镇里没法平衡,所以原希望小学最后怎么处理镇里也不便过问。”

    村民刘树德却说:“两所希望小学相距不到一公里,不存在通勤困难。”由还建的希望小学记者一行三人徒步走到原希望小学用了不到十分钟,村民说永胜小学距新希望小学校址更近。

    一份莫名其妙的鉴定书

    拿着从林口县土地局复印的希望小学房屋安全鉴定报告,记者找到了林口房产处。

    这份报告的鉴定情况是:该小学校舍部分基础下沉,北承重墙外倾3厘米,间壁墙部分断裂,房盖多处漏雨,地面下沉,房架腐烂。鉴定结论:整体危险房屋。处理建议:新建。

    看过这份报告后,林口房产处鉴定人南书旭断然否认这次鉴定是由他作的,同时向记者展示了另一份林口房产处正规的鉴定书。

    据他介绍,2001年国家开展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各地上报学校危房,由国家拨款重建。当年春节刚过,县教委就把他找去对全县学校危房进行鉴定。参加鉴定的还有林口建委设计室的苑秀梅、林口质量监督站的解润田。南书旭说:“学校不像民房有房照,所以鉴定单位的名称全凭教委的人介绍,有可能会出错,但这份鉴定从字迹上看就不像是我的。反正这个章我没盖过。”

    谁在鉴定人都不知情的情况下,用了鉴定人的名章,宣判了振兴村原希望小学的“死刑”呢?记者进一步向林口县教育局局长康永学和林口镇教育办负责人孙振生核实情况,他们的答复是,这份鉴定在县各相关部门都有存档,至于谁提供的不知道。

    欠债30万,村支书成“负翁”

    建起新小学后,贫困的振兴村变得更穷了。而村支部书记林成京也成了负债大户,不管公款、私款讨债的都找他。

    据说,建小学的工程原定向国家申请40万元,结果国家只批下来10万,工程竣工后总投资却有60多万元。

    林成京说:“这个项目我开始不想搞,可县教育局要盖,找我好几次,我也没办法,最初的60万都是我出面借的。”

    学校欠的钱还不上,他几天前刚被债主起诉。林成京当着记者的面掐指算了算,总共外欠还有30多万。

    村民刘树德说:“投资办教育是好事,谁也不敢说违法,可是反复投资重复上马,好事也能变成坏事,拉这么多饥荒啥时候才能还上呀!”

    核心提示:

    振兴村原有两处小学校舍。行政区划改革,永胜村并入振兴,于是,振兴村有了第三所小学校。但是2001年国家拨专款改造中小学危房,原有的三个校舍都废弃,当地执意还建第四所小学校。三所学校“演变”成了鸡舍、猪圈、牛圈……

责任编辑:隋洪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