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原职工重聘 新岗位公开招聘 哈尔滨事业单位改革动大手术
2003-12-03 09:00:02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12月3日电 哈尔滨市委、市政府日前出台《哈尔滨市事业单位改革方案》,将于明年年底全市事业单位实行全员聘用制。届时,事业单位的“铁交椅”、“铁饭碗”将成为历史。连日来,此事成为教育、卫生等系统的热门话题。

    据业内人士透露,哈市的事业单位的改革已进行了多次,但都是零打碎敲,沒有触及到深层次上的矛盾。这次改革对体制做了大手术,不仅实行用人全员聘用制,而且在分配制度改革、产权改革、机构改革、财政供给制度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彻底的“综合配套改革”,事业单位将以一个全新的面孔出现。

    记者采访了一些学者,他们认为,哈市此次大手笔的动作,将对政治体制改革带来深远的影响,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将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据了解,哈市事业单位有8000多个,在职22万人。方案出台的消息传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哈尔滨市124中学教师董国强对记者说,老师们知道方案后,有压力也有动力,都在开始谋划如何提高自身责质,迎接挑战。

    据悉,哈市首次向社会招聘优秀人才加盟教师队伍改革举措从1日起启动。报名时间是12月1日至2004年2月22日。

    《方案》解读实行全员聘用制

    《哈尔滨市事业单位改革方案》规定,在用人制度改革方面,哈市事业单位将实行全员聘用合同制、公开招聘制、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实行人事代理制等。在2004年年底前,全市事业单位(属于实施范围的)都要实行人员聘用制度,单位与职工签订聘用合同,破除干部职务终身制。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和新组建事业单位聘用人员,除涉密和政策性安置人员外,原则上都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有条件的地区、部门和单位要逐步推行人事代理制度,未聘人员和新进人员要全面实行人事代理制度,实现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按照以单位或行业内部消化为主等原则分流安置富余人员。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分流安置政策,为未聘人员创办经济实体或进入企业提供优惠条件,引导、鼓励未聘人员面向基层、农村和中小企业就业或自谋职业。扩大分配自主权

    《方案》就分配制度改革规定,扩大事业单位的分配自主权。充分发挥工资总额的调控作用和工资分配的激励作用,逐步建立重实绩、看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哈市将改革工资总额管理方式,对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实行静态工资总额包干,重新分配工资总额比例不低于50%;对财政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实行动态工资总额包干;对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实行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不含行政性收费的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内部将实行以岗位工资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制度,可按岗位、业绩和贡献拉开分配档次,也可根据受聘人员的岗位性质和实际情况,区别不同对象实行年薪工资、岗位工资、项目工资、课时工资、协议工资、科技成果转化提成、科技成果入股工资、高薪工资等多种分配制度。可探索资本、信息、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形式,充分体现优秀人才的价值。

责任编辑:隋洪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