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12月8日电 “大酒店大酒店,全靠酒水把钱赚。”一位曾在哈市豪华酒店担任经理的于先生这样总结。
酒水钱占一半
日前,哈市蔡先生招待客人,一顿饭花了五百多元。细算酒水占了近一半,一瓶高档白酒188元,6瓶啤酒60元,共计248元。曾在哈市酒店担任经理的于先生说,这种白酒成本30元左右,经销商60元卖给酒店,酒店加价120多元卖出。为鼓励服务员推荐自己的酒,每家经销商对服务员都有奖励政策。服务员回收一个瓶盖,返给经销商可得10元至15元。据了解,哈市某酒店前台经理对前来推销白酒的经销商开出月薪800元的价格,销售提成另算。由于这家酒店生意好,经销商爽快答应下来。最后加价全部加给了消费者。消费者王先生说:“难怪每个包房的服务员都不厌其烦地推销各种酒水,原来是利益驱动。”
同样,正因为酒的利润大,个别酒店不惜造假酒欺骗消费者。
禁止自带酒水
省教育学院李教授在学校附近某大酒店过生日,几个外地学生前来祝贺,并带来家乡的小烧白酒,点了一桌子菜,服务员说不许饮用自带酒水。李教授说要尝尝,服务员不让,说酒店有规定。李教授领着学生重新选择了另外一家酒店。
某酒店经理对记者大倒苦水:酒店光装修就花了一百多万,菜不能太贵,贵了会吓跑了消费者。酒店竞争激烈,菜上挣的钱少,不靠酒水赚钱,靠啥?一位酒店经理称,提出“禁止自带酒水”,是找死,不提“禁止自带酒水”是等死。
包房、大厅酒水不同
提起消费白酒、啤酒,消费者总是一头雾水。在哈市红旗大街一家酒店,大厅有普通的地产啤酒,包房服务生只推荐8元至10元的高档啤酒,消费者问有没有地产普通啤酒,服务生说没有。一次张先生和朋友在二楼包房喝酒,发现对面包房门口有一箱普通地产啤酒。问服务员,回答是刚送来的。此后,张先生每次到这家酒店时都能喝到普通地产啤酒了。
消费者赵先生认为,消费者有选择酒水的权利,酒店经营者应当靠诚实经营赚钱,暴利的酒水消费只能让消费者越走越远,酒店的生意越来越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