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拜年电话不离“老工业基地” 老劳模师徒春节话振兴
2004-02-05 19:11:38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1月30日电从大年初一开始,全国劳模、哈尔滨电影机械厂职工——谢福亭师傅家的电话就未曾消停过,其中大部分是他的徒弟打来给他拜年的。

    初五一大早,一些徒弟来到谢师傅家给他拜年,师徒们喝着茶水,喜笑颜开地谈着哈尔滨这几年的变化,“振兴老工业基地”成了师徒们最津津乐道的话题。

    现年52岁的谢福亭是哈尔滨电影机械厂金融机具公司质检处副处长,他是1995年全国劳模,还是“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从1982年到1988年,谢师傅累计完成51681个工时,平均每年完成3年工作量,产品质量合格率平均达到99.87%。凭着这种钻劲儿和干劲儿,谢师傅成为了厂里的技术骨干,许多人慕名前来拜他为师,如今谢师傅已是桃李满天下。

    五弟子王平1983年来到电影机械厂跟谢师傅学习技术,现在已是金融机具公司的总经理,成了谢师傅的领导。王平说,当时的人纷纷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工厂,能在像电影机械厂这样的大厂当一名工人,是一件十分荣耀的事。但随着工厂的效益越来越不好,现在城市家庭都不愿让自己的孩子到工厂工作,从厂技校分配来的学生大部分是农村孩子,他们在大厂学到手艺后也纷纷到别的地方工作去了。

    小徒弟王剑峰1990年到厂,已经给谢师傅当了两年徒弟,现在是哈飞集团的一名业务骨干。王剑峰说,在中央提出“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后,他们坚信人们对工人的观念会一点点地改变。因为在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过程中,不仅需要高级管理人才,更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产业工人。

    不太善于言谈的谢福亭师傅说,由于工业企业经营状况长期不景气,愿意到一线当工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从1995年开始,他就再没收过徒弟了。“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提出,使像他这样的老工人有了用武之地,他表示,愿意把自己的技艺倾囊相授,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产业工人,把大厂的先进技术和优良传统传承下去,为振兴老工业基地出把力。

责任编辑:超级管理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