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13日电“110”报警服务指挥中心逐渐从当初的单一接警状态演化成为百姓排忧解难的桥梁,凭借其快速反应机制,织就了一张打击犯罪有力、服务群众周到、抢险救灾及时、监控到位的平安网络。省委落实10项利民行动中,办好“110”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一项。
据省公安厅副厅长高德林介绍,办好“110”是保障人民生活长治久安的一项有力措施。“110”与“119”、“122”多警合一的模式即将形成,届时,群众无论拨打“110”、 “122”、 “119”哪一个服务台,都会自动集中到公安局指挥中心“110”报警服务台统一受理中心,然后按照预案程序进行调度。突出接警指挥调度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所有警情按属地管辖、分类管辖,就近出警、联合出警,减少中间环节。新的“110”将真正做到“有警必接、有难必帮、有险必救、有求必应”。
今年初,省公安厅率先在牡丹江和黑河两市进行了“110”和“122”两台合一的接处警试点工作,对警力及时准确地进行统一指挥调控,节省了人力,有效降低了报警人的等待时间,取得了良好效果。在此基础上,省公安厅决定逐渐向全省推广,进行“110”、 “122”、 “119”三台合一试点工作,实行只有“110”一台对外统一接警,统一调度,一级处警的综合型接处警模式。
2003年11月初,哈尔滨市政府拨专款千余万元对哈市“110”报警指挥中心进行了改扩建。改扩建后的“110”指挥中心平均每天接报警电话数量达到3000次,高峰时达到3800次,预计年均接警次数达到100余万次。哈市准备以此次“110”改建为契机,逐步将“119”、“112”并入新建成的“110”,形成联动,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据了解,仅哈市“110”报警服务台每年就受理报警求助电话1088032起,其中刑事案件19556起、治安案件150534起、各类事故6889起、为群众排忧解难36532起、答复咨询874521起。从数字上可以看出,“110”的职能发生了巨大变化,已从过去单一的接警发展到现在的为民排忧解难,真正成为群众生活中的“传声筒”、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