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24日电 23日,密山市857农场朝阳小学五年级学生杜洋和母亲程玲玲一起,高高兴兴地来到哈尔滨市辽河小学报名转学。这天是哈市太平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可入公办校报名的第一天,截至16时,已经有17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到公办学校报名上学,他们将和城里孩子一样,背起书包,快快乐乐地走进校园。
近年来,在哈市有一群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放弃求学。为了给这群孩子一张“书桌”,2004年,哈市教育行政部门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作出规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安置入学以公办中小学校为主,规范入学程序,规范收费标准,规范学籍管理,各区指定若干学校接纳其接受义务教育。
杜洋的母亲程玲玲告诉记者,过去到公办学校上学,对农民工子女来说,是一个奢望,今后女儿能和城里孩子同坐一个教室了,全家切实感受到政府的关怀。杜洋的父亲在哈市完达山木业有限公司务工,现在全家人都到哈市了,在亲戚家暂住,虽然没有暂住证,但办事处开了证明,所以,只用一天就办理了转学证明。
据太平区教育局初教科车科长介绍,太平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多,从去年开始全区40余所小学中已接受5321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到公办学校入学。他们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到公办学校报名入学的条件是,在哈有房证、暂住证或街道办事处证明。家庭生活困难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可不买校服和辅导书。
责任编辑:超级管理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