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3月4日电在国有林区创办家庭林场,往日的林业工人摇身一变成了林场主,这在亚布力林业局已不是新鲜事。
鱼池经营所职工关庆和投资150万元建起了面积达260公顷的复合型森林资源管护区,两年在管护区内植树50万株,成为快速绿化的典型。除了种树,他还搞起了立体综合开发,种薇菜、五味子、刺五加、山葡萄及各种山野果,进行水面养鱼、养河蟹等,森林生态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据了解,现已粗具规模的家庭林场在亚布力林区有30多个。有人初步测算,以目前的规模和速度创办家庭林场,仅中和经营所非公有林基地就可在5年内成林见效,在15 20年后即可进入主伐期。
中和非公有林基地的建设是从2000年开始进行的,林业局在该所辟出1.5万亩多经用地作为试点,引进个人资金,将造林成果与个人经济利益挂钩,实行谁造谁有。
林业局规定,在林地所有权归属国有的前提下,放活使用权。除在林业采伐销售时承包者须向国家缴纳正常的各项税费外,不缴纳其他费用。家庭林场的经营期为50年,其间可合理流转。
中和所9名承包人中最多承包林地4566亩,最少承包林地94亩,当年就完成造林15761亩,成活率达95%以上,整地合格率、植苗合格率均超过国家制定的造林操作规程技术标准。一位吴姓家庭林场经营者算了一笔账,他承包的3700亩育林地,到主伐利用时,扣除各项税费,利润可达500多万元。
目前,该局非公有制造林面积已达41566亩。今年,他们将在全局19个林场、所全面推广家庭林场模式,非公有林面积可增加到20万亩左右,实现当年造林相当于10年造林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