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3月8日电 2003年,哈尔滨市的妇女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市第十七次妇女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妇女事业五年规划宏图写就。一年来,全市各级妇联组织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维权,探索出妇联工作载体项目化、品牌化,运作机制社会化、市场化的新路。
做大“妇女就业”品牌,开辟城乡就业新天地。他们为下岗失业妇女提供信息、安置培训、扶持资金、维护权益。一年来,争取援助资金1000万元,为502名下岗女工发放贷款596万元。开通“家政110热线”。目前,哈市形成了以市妇联家政服务中心为龙头,遍布区、街的三级家政服务网络。开办了“巾帼无公害早市一条街”;实施了“金桥工程”。一年来,安置城市下岗失业妇女1万名,输出安置农村妇女3.1万人次。
做强“科技示范基地”品牌,为农村妇女发展特色农业提供示范指导。哈市妇联与市农业开发办联合,在道里区二场村建立了占地7.2万平方米的“哈尔滨市巾帼农业开发示范园区”,以此为龙头,全市已建立示范基地14个,乡以下科技示范基地1109个,全市有20余万名妇女发展养殖业。
做实“扶贫助困”品牌,实现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加大对农村妇女脱贫致富扶持资金管理和投放力度,共下发贷款418万元;深入开展“巾帼拉手脱贫”活动,全年共结帮扶对子13204个;发挥孤困儿童帮扶中心的作用,收到社会各界捐款91.4万余元。
做深“妇女维权”品牌,实现依法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经过哈市妇联争取,哈市人大将制定哈尔滨市防治家庭暴力法规列入立法计划。充分发挥“市妇联家庭暴力验伤中心”、“哈尔滨市家庭暴力110报警中心”的作用,一年来,共接待妇女来信来访近3000件。
做优“妇女培训”品牌,全面提升妇女的综合素质。他们以做新世纪新女性为主题,聘请国内著名专家学者,举办教育讲座;整合社会资源,创办10个就业培训基地,4个农村妇女务工就业基地,年培训下岗失业妇女1万余名,培训外出务工妇女6万余人;大力推进先进农业科技的传播,年培训农村妇女22.6万人次,推广农业实用技术百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