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3月9日电 (于萍 记者 闫智凯) 3月9日,来自哈尔滨市向阳乡东兴村的35岁农民吴风学怀着激动和喜悦的心情走入了东北农业大学,开始了全新的大学学习生活。对于曾经三次高考落榜的他来说,这一切得益于黑龙江省从去年10月起实施的“村村大学生计划”。
作为黑龙江省“十项利民行动”之一的“村村大学生计划”首批10所学校的2560名新生今天同时开学。
据调查,黑龙江省农村中在村一级受过相当于高等教育的生产技术人员寥寥无几,培养较高素质的人才成为广大农村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为农村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优秀乡土人才,省委、省政府从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出发,组织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分为培养和选派两个部分),从2004年起每年招收2500-3000左右高中阶段毕业生进行定向培养。考生入学时,与所在县(区)人民政府签订回村协议,实行“村来村去”,不迁移户口,不改变现有身份。
黑龙江省规定,“村村大学生计划”列入全省统一招生计划,单独下达,单考单招,省里设立专项经费。培养任务由东北农业大学等10所农科院校承担。学制2年,主要为脱产学习。由各培养高校按照农村的实际需求制定培养方案,突出实用技术培养,主要设置农村经济建设与发展中急需的种植、养殖、农机、农畜产品加工等技术类专业。学生修完规定的课程,考试合格后,颁发省内承认的专科毕业证书。
责任编辑:隋洪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