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12日电 黑龙江省居民死因前10位的10大杀手“位次”重新排出,与10年前相比,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呈明显上升趋势。有关专家分析,这类慢性病2/3与营养过剩密切相关。
据省疾控中心疾病监测信息所所长王德焕介绍,与10年前相比,因新生儿疾病、传染病而死亡的人数和比率都有所下降,死亡排序从原来的第6位、第8位,分别下降到了第8位和第9位。相反,糖尿病等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从原来排序的第9位,迅速“挤”到了前6名;同时,一直高居榜首的心脑血管病不但居高不下,而且在十大死因中所占比例继续提高,由原来的43.87%提升到46.59%。
据省营养学会常务理事孙淑芝教授分析,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的死亡率上升,与10年间人们的饮食变化密切相关,2/3的慢性病是由于营养过剩造成的。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饮食上渐渐地形成了一种误区,认为要想身体健康,就要吃“好吃”的,很少讲究营养配餐导致高脂肪食物过量摄入。但“好吃”的并不等于“吃好”,营养过剩和缺乏营养都会致病。另外,由于海水污染、加工过程时加入过量添加剂,燕窝、鱼翅等高档食品含汞量较高,“好吃”但却有害。
责任编辑:超级管理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