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黑龙江频道报道 “在家吃饭,怕高压锅崩、啤酒瓶炸;出门去饭店,火锅店排风不好会中毒、烧烤店听说还有烧伤的。就吃饭这点事,安全问题就这么多!”哈尔滨一位马女士近来总是很担心,她举的例子虽然都是个例,但安全问题已经引起百姓的极大关注。
据黑龙江省消费者协会公布的2003年消费者投诉反映,安全问题投诉为459件,比去年增加149件,同比增长32.5%。一些商品不符合安全标准,经营场所不完善的安全设施,使消费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都受到严重损失。
消费安全已引起百姓极大关注
记者分析消费者对安全问题的投诉后,发现存在的几方面主要问题:
一是商品质量问题,如钢化玻璃面燃气灶等厨房用具和瓶装啤酒爆裂致人伤残;热水袋爆裂将人烫伤。
二是服务行业违规操作,如就餐时消费者被酒精烧伤毁容;洗浴等行业因违规安装热水器造成人员煤气中毒;司机野蛮驾驶,撞伤乘客等。
三是消费环境不安全,部分营业场所娱乐设施存在缺陷,又无安全提示,主要体现在商场电梯、公园厕所、大众洗浴场所、旅游景点;防范措施不力,消费者投诉最多的是在旅馆、酒店、大型超市、娱乐场所接受服务时,手机、现金等贵重物品被盗。
俗话说“水火无情”,黑龙江省北安市孙女士在一家火锅店用餐时,液化气管突然脱落,窜出一尺多高的火苗,孙女士及时闪开,但放在椅子上的裘皮大衣的两侧底襟被烧坏。而另一位七台河市的张先生购买的热水器接头管断裂漏水,把已经装修好的房子泡的“一塌糊涂”。
爱美反“献身”,美容投诉成热点
在黑龙江省消费者协会公布的2003年投诉热点中,美容类投诉595件,占到服务类的19%,爱美反“献身”的案例触目惊心。
大兴安岭地区的一位姚女士接受美容院做的眼皮抽脂手术,术后两眼发红,不敢闭合,日夜不能休息,给她的经济和精神都造成损失。经过消协的调解,美容院赔偿姚女士4000元。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许多人接受美容服务后,不但未换"新颜",反而因发生事故不能恢复原貌,甚至毁容。有关人士分析,美容行业的不规范主要体现在:一是美容院不规范,混淆生活美容和医疗美容,没有卫生行政部门批准、行医执照和上岗证件却擅开医疗美容业务;二是非法出售"三无"化妆品,不按照程序操作,不做试敏反应,不同皮肤一样对待,拿人脸做"试验田";三是卫生条件差,既做医疗美容又做美发,交叉感染经常发生;四是安全没有保障,在美容院里丢失物品的现象时有发生;五是虚假承诺,以“免费”、“打折”或者特效等许诺诱人接受服务,实则难以保障效果。
百姓的安全投诉攀升给生产企业和经销商都敲响警钟。消费者协会提醒,生产者和经营者要增强安全意识,尊重他人的生命安全也就是维护自身信誉;经营场所要建立并健全、维护好服务设施,杜绝危险隐患;另外,当前的美容业亟待规范,开展医疗美容业务的医疗机构必须由专业人员从事美容,美容院开展生活美容的设备、人员配置也需要规范。消费者协会提醒消费者,美的选择要遵循因人因需而定,跟随时尚也要看个人的实际情况,更要到专业具备资质的机构慎重选择生活美容、医学美容,以免爱美不成反“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