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国有林区:“生态”第一“木材”第二
2004-03-20 11:45:25 来源:科技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科技网3月20日电来自大兴安岭的人大代表王忠林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大兴安岭林区每年仅纳碳、贮碳、制氧和涵水方面的生态效益就高达161亿元,而现在每年木材销售收入只有11亿元,不足生态效益的1/15。

    “当前社会对林业的第一需求是生态需求,国有林区今后的主要任务可能是生态任务。”王忠林说,如果只是提供经济效益,完全可以由非公有林区去搞。

    大兴安岭是东北、华北的天然生态屏障,破坏了它,东北、华北就会失去生态安全,更不会有“粮仓”的美称。林区对黑龙江、嫩江流域有着重要的水源涵养和调节作用,保障着东北重镇齐齐哈尔、大庆和松嫩平原、呼伦贝尔草原的工农业和生活用水安全。

    专家普遍认为,殃及整个嫩江和松花江流域的1998年特大洪水,就与大兴安岭集水区控制面积1/3森林的过量砍伐有直接关系。

    “过去,以木材生产为主更多考虑的是国民经济发展对木材的需求。现在以生态建设为主是为了保障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王忠林说,当前大兴安岭正在实施的生态战略,就是要实现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保障国家的生态安全。

    针对社会上一部分人对生态战略的误解,王忠林解释到,搞生态建设为主不是不提供木材,关键要做到两个“合理”:合理地确定木材产量,不要超过森林可承载范围;合理地确定采伐方式,把采伐方式转移到以培育森林为目的的抚育伐上。

    王忠林说,实施生态战略更不是不要经济发展,而是要发展自己的特色经济,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大兴安岭目前正对多种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发展生态旅游,打造中国北极旅游品牌;凭借无污染的天然净土,发展绿色食品业;发展有寒带地区特点的冷凉型养殖业;立足林区蕴藏的800余种中药材,积极发展北药开发业。国有林区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能过分依赖木材资源,要走生态发展的新路子。

责任编辑:张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