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国家退税款尚有1.1亿无人办理 货款拖欠卡住企业退税路
2004-03-24 13:26:15 来源:东北网-生活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3月24日电 3月19日14时,哈尔滨市政府的一个紧急会议准时召开,参加会议的相关职能部门主要有哈市国税局、哈尔滨海关、外汇管理局等,会议的主题是紧急部署出口企业退税事宜。哈市国税局提交政府的专题报告显示,在距国家规定的出口退税申报截止日期12天以前,哈市仍有30多家出口企业未完成申报,这意味着将近1.1亿元“送上门来的”退税款有作废的可能。

    紧急退税会议,出口企业不急

    退税给企业,明明是一件好事,哈尔滨市的出口企业为什么对送上门来的钱财不感兴趣呢?这不符合常理的做法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注意。记者也在得悉情况后,对此事进行了采访。

    据悉,直到3月19日14时15分,应该参会的20家企业还有6家未到,会议组织者心急如焚。负责主持会议的政府官员注意到,此前发出的会议通知要求出口企业法人代表前来开会,但坐到会场的90%%是企业的相关财务人员。会上,各相关服务部门再次详细介绍了有关政策和企业应采取的措施,当问到目前企业在申报问题上还有哪些困难时,会场显得非常冷清,最后只有一家企业提出了一个自身经营环节上的问题。

    据了解,去年10月,国务院对出口退税政策进行重大改革,适当调整了退税率,并改变目前出口退税全由中央负担的做法,由地方适当分担部分额度。为配合这一改革,国家规定出口企业2003年出口结转2004年应退税未出口货物单证齐全的,必须于今年3月31日前到所辖退税部门申报,逾期不再受理。

    企业意识慢一拍?

    据哈市国税局总会计师王文祥介绍,哈市此次退税共涉及企业137家,累计应退税额为1.98亿元。国家规定的申报截止日期是一个十分严肃的时间概念,逾期不申报办理,退税款作废,将给企业造成严重损失。

    据了解,从去年11月起,哈市国税局便迅速启动工作程序,为企业退税申报开展宣传、准备工作,对电子信息网络版进行了升级,组织出口企业开会并举办培训班、讲座,对企业有关人员进行政策、业务辅导;同时发出《致全市出口企业的一封信》,重申相关政策及其重要性,提醒企业引起高度重视;专门设立两个包保工作组,建立包保责任制,对出口企业实行全程跟踪服务。

    但是,直到3月18日,仍有30多家出口企业尚未申报,还有近1.1亿元税款未退出。没办法,国税部门只得向哈市政府递交报告,建议市政府立即组织召开紧急会议,以便进一步引起企业重视。

    “谁也没有想到,这样一个会议还是被企业冷了场。”一位参加会议的政府官员对记者说。

    哈市国税局总会计师王文祥认为,如果一个企业连正常的出口退税手续都准备不好,那他们显然也不适合在国际市场上竞争。“我们的工作做到位了,企业应该及早制定相关预案,做好准备工作。”

    王文祥说,以往的退税都是由中央支付,退税指标的争取十分困难。广东省现在的出口退税才支付到2001年,而我省对此一直十分重视,领导亲自到国家争取,并得到了特殊的支持,但相关企业的观念和效率却相对滞后。由于退税问题涉及到一家企业的多个部门,因此政府在召开会议时要求各企业法人参加,一是希望引起企业足够重视,二是企业法人了解全面情况,以便协调各部门工作。但有些企业法人的冷淡令人费解。

    据了解,目前尚未申报的30多家企业都是享受退税的“大户”,应退税额度最多的一家企业达到3000多万元。

    症结在货款拖欠?

    有关人士认为,有些企业不能前来办理退税事宜的真正原因是他们很难提供出必要的出口单据。

    按照相关规定,申报出口退税需要提交报关单、结汇单、发票、专用缴款书等单证及其电子信息,任何一种单证不齐都无法申报。有关部门发现,其中不少没能前来申报办理的企业恰恰是卡在了确定进货费用的发票上。

    据哈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有关人士介绍,目前哈市一些外贸企业实力较差,缺乏自有资金,到银行贷款又要支付利息,所以他们往往占用生产企业的货款做生意。结果赊来的货出口了,货款却迟迟不付,生产厂家自然不会给开具发票。个别外贸企业有时甚至连船运公司的运费都不能及时支付,结果船运公司扣住货物提单,外商无法提货,相关单据的延误周期自然要长。

    退税手续搞不懂?

    针对有关部门分析的企业对退税事宜不感兴趣的原因,一些外贸公司的老总却不以为然。他们认为,出口退税手续办起来的繁琐可以说让人很头疼。

    记者采访的这家外贸公司有20多万元的应退税款没有完成申报。该公司总经理说起这件事来显得很无奈:“涉及出口退税的手续实在是太过复杂了。”他说,仅从报关单这件事来说,哈市出口企业做生意并不都是在哈尔滨,很多时候是从上海、青岛等南方省市出口,企业必须等待当地海关把报关的电子信息传输到相关税务部门,这一环节正常的时限是3个月之内。

    某外贸企业的财务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在内地厂家采购的发票必须经过税务局验票,这一环节首先由各区的税务分局受理,分局查询确认后验证盖章,然后报到市局。和出口相关的税收缴款书的电子信息也要由生产企业所在地税务机关逐级上传,到国家税务总局后再下传到退税企业所在地的税务机关,这一环节一般也需两到三个月。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我国与国际的贸易机制还有许多不配套的地方,如与古巴做的一些生意需要3年一结汇,由于没有最终票据,必须每年办理的出口退税也就成了问题。某企业的总经理说,这种情况在北京等地能够得到圆满的解决,但在我省还很困难。有时经政府协调,外贸企业找到担保方后可以先办理退税,但钱却必须抵押在那里,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资金周转。

责任编辑:隋洪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