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黑龙江日报》评论员:追求“绿色GDP”
2004-03-29 15:25:40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3月29日电 今天出版的《黑龙江日报》发表了本报评论员的文章《追求“绿色GDP”》。

    在今年的“两会”上,科学发展观成为代表们的热门话题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于把“发展”片面理解为GDP的增长。我国虽然创造了连续20多年GDP年均增长超过8%的世界奇迹,但与此同时,在资源、环境、生态等许多方面也付出了巨大代价。

    大兴安岭森林曾被过度砍伐。40年来,这里砍出的木材码成一米见方,能绕赤道二圈半。违背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直接后果是,森林可采蓄积锐减,生态恶化、环境破坏,森林失去了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的绿色屏障作用,与之有关的是极端天气多了,沙尘暴、洪水都来了。大兴安岭的历史教训表明,资源和生态环境不是取之不竭、随意挥霍的财富,GDP无法反映自然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它没有考虑到林区每年用数字难以计算的生态效益。令人欣喜的是,现在整个社会都在觉醒:切莫以牺牲环境换取短期的“经济效益”。经受生态变迁的大兴安岭在探索人与环境协调发展方面,追求经济与生态并重的“绿色GDP”增长,并且总结出一些有益的经验。

    如今,50万林区人,为了重建生态,找到了新“来钱道”:开发旅游业、畜牧业、北药、绿色食品、木材精深加工等产业,成功地实现了经济转型。大兴安岭人用勤奋与创新精神,证明了人和自然完全能够协调发展。大兴安岭地区的经济发展,不靠砍伐森林也能实现。

    尤其可喜的是,经济转型带来了一系列体制、观念上的变化:机构精简了,企业改制了,观念现代了,市场化程度提高了。虽然,目前还不能说大兴安岭人走出了困境,但是,方向走对了,科学的发展观树立起来了,艰难困苦,是挡不住发展的脚步的。

    回首大兴安岭的开发史,就是一部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掠夺大森林到重建生态、创建新产业的发展史。愿林区职工在再造秀美山川、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书写新篇章。

责任编辑:隋洪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