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松花江行洪地大水后复垦成旱地 肇东东发乡沙化带和耕地毗邻而居
2004-03-30 15:05:54 来源:东北网-生活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3月30日电 这里是松花江的行洪滩地,1998年的一场大水淹没了这里的水田,大水过后的沙地被复垦成旱地,在肇东市东发乡,沙化带和耕地毗邻而居。

    松北区万宝镇至肇东五站、会居、西八里镇一线,土地沙化严重。此地位于哈市西北方向,曾有过国堤内千顷水田被一九九八年的特大洪水吞没的教训。当地人在洪水退去后,推走沙层,种起了一望无际的旱田作物。20日,记者在东发乡泞洼坑村(音)、孔家屯、马家屯一线的国堤内,踏查到一九九八百年一遇的大洪水后更为明显的两条沙化带。

    一公里的国堤有仨豁口

    找沙难,难在当地人对此熟视无睹。找个好向导更难,难在当地人对此麻木不仁。

    经松北区万宝镇,过肇东市五站镇,记者驱车走上了一条不再颠簸、路况不错的柏油路。“这是人家东发乡修的。”来自五站镇大瓮村的村民向导徐健介绍说,“这里可富了,农民种的全是水田。”记者发现,路两侧果然都是田字型遍布的水田。穿过泞洼坑村,眼前高约6米的国堤出现了一个豁口。记者在随后的国堤路标65至66公里之间,又发现了两个便于当地村民农用车辆进出国堤内耕作、放牧、拉沙的大豁口。国堤外水田片片,国堤内却是旱田畦畦。据孔家屯村民尹永国介绍,1998年发大水后,国堤内的田地全部被淹;水退后,国堤内沙淹水田;最近这两年,有的农民用大型推土机将沙层推到早先的沙带边上,复垦成了只能种玉米、大豆和高粱的旱田。

    薄薄的土层下面全是沙

    记者看到,国堤内除了耕地,还有一些地块种植了红柳和杨树等苗木,并盖有砖房。在堤内有一条黄色路面,表明这里有沙,不时发现的羊粪又成了放牧的佐证。在这条通往行洪区腹地的沙土路上,不时可看到三轮农用车满载黄沙从身边经过。在沙土路的一侧低洼处,记者看到,牛皮癣样的滩地上处处可见流水侵蚀后裸露的黄沙。这样的黄沙沿土路绵延数里,沙带随之断断续续地伸向远处。沿着土路旁的漫岗地走了不到10分钟,记者看到,左侧一片耕地地头的平地上,一伙村民正在给去年秋季收获的玉米进行机械脱粒、装袋。据当地村民张德才介绍,这是郭姓村民自己家在大洪水后推出来的耕地。继续前行,记者发现,左侧漫岗上的沙化带像身上被拔光毛的鸡掉在黑土里,特别显眼。随后,一位开着农用车拉沙子的村民说,他们这儿还有沙带,自己车上的沙子就是从那儿拉回来的。据他介绍,肇东市五站镇、会居乡和西八里镇沙化带更严重,大风一刮,不到一小时就能吹到哈尔滨。

    大洪水的故事记忆犹新

    一九九八年特大洪水前,国堤内种的全是水稻,政府当时是允许在行洪滩区种植低秆农作物的。当地村民张德才向记者介绍,1998年以前,这里就有了拉沙子的沙源地,老百姓认为,盖房子不缺沙子了,也挺好。一九九八年特大洪水时,不仅堤内的水田都淹了,大坝上还筑起了一人多高的沙带。沿堤村民中老人、小孩和妇女基本上都跑到哈五公路另一侧投亲靠友了。大水退了,带走了很多黑土,还给水田盖了一层沙被。前两年,陆续有一些村民开始复垦,沙子退到地边,种水田不行就改种旱田,还有的种树卖苗。

    别让法律陷入尴尬境地

    退耕还草、还林是抑制沙化的办法,可如何解决农民在没了土地后的收入减少也是难题。不过,有一点是不能含糊的,那就是村民行为的合法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在河道管理范围内,禁止种植高秆农作物,在堤防和护堤地,禁止放牧。”第二十七条规定,“禁止围湖造田,已经围垦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进行治理,逐步退田还湖。”此地已经沙化了,就别再扩大了,东北林业大学赵雨森教授对此忧心忡忡。

责任编辑:隋洪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