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黑龙江频道报道 同江位于东北亚经济区中心地带,是对俄贸易前沿和桥头堡,为使同江港成为黑龙江第一大外贸港、第二大口岸,同江市正意图通过修筑一条公路、一条铁路,扩建港口容量,实现国际商贸港的梦想。
如果以同江为圆心画一个圆,辐射的地域有朝鲜、韩国、日本、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蒙古以及中国的东北地区。这是一个经济区域,叫“东北亚经济区”。
同江,对国内经济循环来说是末梢,对俄贸易却是前沿和桥头堡。对东北亚经济循环来说,它又处中心地带。
举全力造“中国的同江”
同江到俄罗斯远东地区第一大城市哈巴罗夫斯克,陆路距离约290公里,4.5个小时的车程;水路距离约272公里。从同江的哈鱼岛,到对岸俄罗斯的铁路、公路俱通的下列宁斯阔耶口岸,就1公里的距离,十几分钟路程……
中国、韩国、日本的商品进入俄罗斯,最大的消费地就是哈巴罗夫斯克……
1909年、1958年、1986年,同江口岸曾三度作为国家口岸对俄开放,先后与俄罗斯的5个州、区的150家企业有贸易往来。
只是,同江也始终被看作仅仅是当地同江、富锦、抚远、桦川、佳木斯口岸群中五个口岸之一。
“现在不同了,佳木斯市正在举全市之力打造一个同江。”同江市市委书记韩库兴奋地告诉我们。
佳木斯市市长邓华讲了这样一件事:市长办公会决定拨款450万元给同江,作为修建同江至哈鱼岛码头公路的启动资金。“有人对此想不通,但市领导却态度鲜明:同江口岸不仅仅是同江的,还是佳木斯市的,黑龙江省的,再往大了点儿说是中国的。”
位于佳木斯市内、松花江段的佳木斯口岸,一直以来分流着同江口岸的货运量。但近年来,松花江水位不断下降,加上将近半年的江面封冻期,事实上佳木斯口岸的存在,已直接影响了江海联运大通道的畅通。因此,佳木斯市正将佳木斯口岸迁往同江。
日前,哈鱼岛至俄罗斯下列港的铁路跨黑龙江大桥项目建议书,已初步完成。该建设项目,得到了黑龙江省政府、佳木斯市政府、俄罗斯犹太自治州的高度重视,现已上报国家有关部门待批。一旦这座跨江铁路大桥得以兴建,同江的口岸优势会更加张显。
同江市还在距俄罗斯下列港仅1公里的哈鱼岛上,新辟建了“哈鱼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该区已被黑龙江省批准为边民互市贸易区。
同江水运可达哈尔滨、佳木斯、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日本海。同江口岸水运发达,陆路运输滞后,严重制约了港口货物的集散能力。向阳川至哈鱼岛段铁路修好以后,向南可达哈尔滨、大连、天津、北京,向北可达哈巴罗夫斯克、共青城,向西可以经西伯利亚大铁路通达欧洲,向东可以经水陆联运通达日本和北美。
打开“瓶颈”通畅内外
一直制约同江口岸经济繁荣的瓶颈,就是两条路。
一曰:同江地方铁路。从向阳川到哈鱼岛。
一曰:直通口岸的公路。从三村到哈鱼岛。
3月,修建中的从向阳川到哈鱼岛的地方铁路,路基被白雪覆盖着,绵绵延延看不到头。韩库说,2003年,同江地方铁路一期工程的土方工程已经完成50%%,预计今年11月份一期工程竣工,实现铁路到达西港,并争取二期工程开工,力争2005年底完工,使铁路延伸到哈鱼岛。到那时,铁道线一直抵到码头,全国的货物可经哈尔滨、佳木斯直接运抵黑龙江边的同江口岸装船出境。
在距离贯通中国南北的同三(同江至三亚)公路零公里不到1500米的地方,一条已修好路基的公路上不断有卡马斯、大黄海等重型卡车驶过。那是赶着到哈鱼岛,然后过境的汽车。通过这条公路到俄罗斯境内,十分便捷,从哈尔滨出发经此到哈巴罗夫斯克只需13个小时,当天到达。2003年,这条同江至哈鱼岛的公路已完成路基土方工程,白色路面将于2004年8月初竣工并交付使用。
同江有两个港口,西港和东港。今年,西港要改扩建,计划投资6700万元,新建5个千吨级泊位,改造3个原有泊位,使其年吞吐能力达到150 200万吨;东港,建港口和物流中心,计划新建泊位11个,其中,滚装码头3个泊位、江海联运码头2个泊位、散货码头6个泊位,使东港年吞吐能力达到400万吨。
所以,同江要举全市之力发展对俄贸易,力争用2 3年的时间,甩掉全省口岸贸易额第三的名份,把同江港建设成为黑龙江省第一大外贸港、第二大口岸。
就像韩库展望的那样:不久的将来,同江就会“引千帆竞发,汇万商出海”,迈进国际大市场,旋转于国际大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