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4月1日电 南风荡,大江开,却不见气势磅礴跑冰排的“武开江”。为啥开江冰排越来越少?3月31日,记者采访了船工、航道、水文和气象等专业人士,结论是气候变暖和污染严重等人为因素联合作用使然。
老船工:5年“半开江”
松花江春季开江,有文开和武开的说法。文开江冰排较薄,无声无息顺流而下;武开江则满江大块冰排互挤互撞,发出咔嚓嚓或炸雷般巨响。
据一位在松花江边生活了半个世纪的张姓老船工介绍,从2000年以来,气候暖,气温升;虽然开江的日子还没到,但松花江南岸已有薄冰排顺流而下,北岸却还有冰,年年都形成一种文开江中“半开江”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早些年十分罕见。
省航道局:10年文开江
10年来,松花江哈尔滨段一直是文开江。据省航道局航道科高级工程师陈凡凡介绍,去冬封江前,哈市正逢暖冬,形成的冰层较薄;今春降水偏多,大风天接踵而至,直接导致松花江迅速开化,流冰时间比往年提前。
对于持续10年的文开江,航运和航道部门持欢迎态度,原因是航运可提前,航道破坏小。
市水文局:人为因素多
哈市水文局水情科陈女士分析,松花江上游的丰满水库和尼尔基水利工程水量截流、沿岸城镇取水等过度的人为活动,导致松花江哈尔滨段水位偏低、水量偏少;哈市每天约有97万吨生活和工业污水排入松花江,给松花江造成了极大污染的同时导致水温上升,致使如今很难再见到武开江时跑冰排的壮观景象。
市气象局:气温在变暖
据哈市气象局副局长魏松林介绍,近10年,松花江哈尔滨段每年冬季封江一般在11月底,开江一般在3月底或4月初,而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开江时间在4月10日至15日。近10年,哈市11月气温,平均每年比历史同期偏高0.2摄氏度;3月份气温,偏高1.0摄氏度。气温增暖等因素导致连年文开江,难闻冰排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