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大江抛撒花瓣小树浇灌清水 今年哈尔滨市祭扫更文明
2004-04-05 14:01:44 来源:新华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新华网黑龙江频道报道 4日是清明节,在道里区50个社区里看不到居民以烧纸形式来祭奠已故亲人,取而代之的是向大江里撒一把花瓣,向小树浇一桶水,集体举行一次悼念仪式,使祭扫活动更加文明化。

    过去每逢清明节,社区大院,背街小巷都能看烟雾燎绕的烧纸场面,一堆堆黑纸灰被大风一吹,刮得到处飞扬,环卫部门为减少环境污染,在清明节前不得不临时增加清扫工人,这种风俗在哈尔滨市延续了几十年。

    随着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今年的清明节与往年不一样,在社区便贴一份通知,没采取一项强制措施,几十年的风俗改变了。在工程社区里,十多名居民将已故亲人的遗像放在一起,集体向遗像鞠躬祭奠哀思。在斯大林街道办事处江桥社区里,居民自发的来到松花江边,将购买的鲜花瓣撒向东流的江水,表达对已故亲人的思念。在康安街道办事处,河柏社区里,许多不去墓地祭扫的居民,在大院里向新栽的小树浇一桶水,挂一块认领小牌,以此代替传统的烧纸。

    在“三十六棚”居住了30多年的李广太老人说:“这几年社区环境通过发行变美了,院里修了花坛,街道上铺上了彩色步道板,不像是住平房、走泥道说烧就烧,现在不忍心破坏这环境。”据安顺街上一家食品店老板介绍,往年在清明节前黄烧纸卖得特别快,10大捆3天就能卖完,而今年连两捆都没完。相反在经纬街一家鲜花店,买鲜花的人排起长队,他们中多数都是买花扫墓用。

    据道里区民政局副局长孙威伟介绍,在全区17个街道办事处中,有50个社区没有一户居民烧纸的,是百年少有的现象,说明城市环境改善了,人文明程度也提高了。

责任编辑:隋洪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