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4月14日电日前,家住哈尔滨道里区地德里社区的王某在办理低保时,与社区签订了一份“诚信协议书”——
如家庭条件改善,将主动退保。
一纸协议让低保人员为自己上了一道诚信保险,也在全国首开先河。
“诚信协议”的创意来自于不久前哈尔滨市的一次低保人员复查。道里区民政局在3月份对全区17个街道办事处11947户领取低保家庭进行复查,竟然查出1500余人不符合低保标准,一个月的时间里就有十几万元的低保金被这些人领走。据了解,在这些人中,有80%以上是因为家庭条件发生改善却隐瞒不报,导致国家的救济白白地被占用。
据介绍,目前在社区中,一般每个社区工作人员要负责几百户家庭,很难对每个低保家庭每个月的收入情况有详细的了解。这样一旦低保家庭条件有了改善,如果对方不说,都会导致低保金没有“用到刀刃上”。
根据相关条例,道里区此次推出的“诚信协议”中与低保人员约定:低保人员应每月如实向社区报告其家庭成员的收入变化情况;每3个月向社区提供有关部门出具的就业状况证明,报告就业情况;两次无正当理由而拒绝接受就业的人员,将取消其低保金……
有了这份“诚信协议”,就有了责任。王某在签协议时真诚地对工作人员说:“如果我们家条件稍有好转,我就主动来退保,让这笔钱帮助更困难的人。”
责任编辑:张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