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垦区标准化生产列出明细表 22万家庭农场依表“量”春耕
2004-04-21 09:11:47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
东北网哈尔滨4月21日电黑龙江省垦区日前排出今年农业生产“月度农时计划、各分局农牧场粮食作物面积产量目标和四大主要栽培作物新技术措施细则”三张表,为22万个家庭农场高标准搞好春耕提供了可操作的“量化”依据。
今天出版的《黑龙江日报》报道,今年我省垦区,确定了比上年纯增粮食面积165万亩,增产粮豆15亿公斤的高目标,分别是全省两项增长指标的75%和50%。高标准搞好春耕,是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标准化的第一步。他们创新集成把计划推广的20多项常规措施和10项新技术组装成配套高产栽培模式,根据各地不同气候、土壤条件、栽培作物品种按农时月度科学分解,统一制定出“主要农时季节月度计划”和“主要栽培作物新技术实施细则”,通过办班培训等形式把计划新增的粮食面积、产量措施落实到家庭农场种田农户。
据农垦总局农业局介绍,仅水稻、大豆、小麦和玉米四大作物从良种选调、整地播种到管理收获等环节出台“卡死”细则120多项。最细的条款细划到“良种序号”、“茬口”、地号等。
家庭农场是大农场粮食增产和利益的主体,靠科学种田标准化作业增产增效,人人都认这个理儿。
连日来,记者在垦区采访,入脑入耳频率最高的是“标准化”三个字。前进农场良种队,今年计划新增100亩优质水稻,于4月16日已结束500亩水稻秧苗任务,正准备泡田的家庭农场场长贾贵林说:“农场要求在芒种前稻秧必须达三叶龄移栽本田,谷雨前育不完秧,根本达不到标准,科学这东西分毫不能差。”
责任编辑:隋洪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