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黑龙江频道报道 黑龙江省环保局日前公布的2003年全省环境公报显示,黑龙江省初步形成由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动植物保护共同构成的类型较为齐全、布局较为合理的自然生态保护网络。
据黑龙江省环保部门统计,黑龙江省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总数已达151个,其中国家级14个,省级34个,总面积达385.21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8.47%。五大连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准加入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网络。经过连续三年的引水,黑龙江省抢救性保护了扎龙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环境,全省90%的丹顶鹤栖息在保护区内。
全省各类生态示范区及试点总数近280个,其中国家级9个、试点15个,省级7个、试点13个,在全国名列前茅。依兰等4个县被批准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绥化等4个分局通过了国家环保总局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考核验收。同时,黑龙江省完成全省生态环境现现状调查,启动5个省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试点,生态示范区建设普遍加大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开发力度,全省绿色食品监控面积居全国首位。
在动植物保护方面,黑龙江省建立了以保护驼鹿为主的黑河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和保护原麝为主的通河龙口省级自然保护区。从2002年至2003年,黑龙江省5个环志站共环志鸟类120多种,32万只,占全国鸟类环志总量的一半。
责任编辑:邵月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