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哈尔滨市公安机关推进社区警务机制改革成效显著
2004-05-12 19:46:31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5月12日电 (李发 记者 雷蕾)“哪儿都是警察,实在是跑不出去了。” 近日,歹徒卫红雷抢劫出租车后,企图逃出哈尔滨,可是在几个出城出城口看见全是荷枪实弹的警察,在城内“转悠”了12个小时没跑出城,最终束手就擒。“四门落锁”,让犯罪嫌疑人插翅难逃。哈尔滨市公安机关推进社区警务机制改革以来,警务重心前移,以防为主,打防结合,重在治本,彰显成效。

    打出了什么?

    采访中,哈尔滨市公安局局长王维绪给记者算了两笔帐:2002年,全局共破现案24921起,7000警力参与破案,平均每个民警一年只破了不足4起案。 从2000年到2002年,全局组织开展各类专项斗争和专项行动71次,每年用时270天,占全年的四分之三。民警四处奔波,累的要命。可是,刑事犯罪打不胜打,发案居高不下。数字是枯燥的,可也是最有说服力的。以打为主,事倍功半,一个字——累。

    2003年初,王维绪上任不久,带队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进行调研。他发现,全局只有1187名外勤。民警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根本无力开展巡逻、防范和其他基础工作。派出所工作,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多头指导,多头考核,任务交叉,负担沉重,疲于应付,且责权脱节,出了问题,都找派出所的“毛病”。社区三警各自为战,各警种都背着破案指标,互相争线索、不通气,甚至互相推诿扯皮。 派出所民警跟着行动跑,荒了“责任田”;刑警跟着案子跑,扔了基础工作;巡警跟着指令跑,不出警就“蹲仓”。三家同在一块

    地皮,全都是独立单位,“车马炮”都得有,力量摆布分散,全都去罚款“化缘”,驻地单位和群众十分反感。

    王维绪深有感触地说:“多年以来,公安机关囿于传统作战思维和方式,没有处理好打与防的关系,导致城门失守、阵地失控、人口漏管、安全失查、情报不灵,对社会治安的控制力不强,公安工作趋于被动。” 实施以防为主的警务机制改革,势在必行。

    办公桌搬到百姓家门口

    着眼于夯实基础,提高对社会治安的控制力,以社区为依托,以群防力量为基础。从2003年3月起,哈尔滨市社区警务改革全面推进。将驻区刑警中队和巡警中队划归派出所,三警合一。原来警务区的35个巡警中队的警力除各分局保留部分机动警力外,其余警力全部到各派出所当外勤民警。从市局巡防支队抽出150名警力,充实到市区派出所。

    短短一周里,哈尔滨市区派出所的警力达到2846人,增加了近一倍,占分局总警力的比例达到53。9%。市区派出所按警均管理实有人口1000户3000人的标准配置社区民警。

    2003年,哈尔滨市区的471个社区,除了5个社区因动迁没有解决外,建起了466个警务工作室,600台警务车全部开进社区,全时空承担起治安巡逻、打击现行和接受群众报警求助的任务。

    哈尔滨市在全市下岗职工、低保和“三保”人员里选聘一批专职治安员,用收取的治安看护费,聘雇辅警6742人,警民联手抓治安。 与此同时,哈尔滨所属12县(市)机关也下沉警力200余名,建立警务室338个,配置社区警务用车60台,与市区社区警务工作同步联动。 民警的办公桌搬到的百姓家门口,老百姓纷纷称,社区有了“保护神”,找警察容易了,办事方便了。

    “四门落锁”关门打“匪”

    今年初,哈尔滨市公安局进一步采取措施,创建“平安哈尔滨”,全力推进城市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强化“110”,让这一指挥中枢高效运转,做到快速接警快速出警。 调整警力布局,完善路面巡逻网络、社区防控网络、场所控制网络。多数警力投入到市区。 “四门落锁”让犯罪分子不敢作案,作了案也跑不了。在7个区的交通要道口设置治安卡点,形成第一道防线;在市区13个公路出口设置卡点,对出城出租车进行登记,形成第二道防线;在各县(市)所有进出哈尔滨地域的交通要道也设置了治安卡点,形成第三道防线。 这一举措,市民衷心拥护。众多的出租车司机通过省交通广播给公安机关发来一笔笔捐款,捐款的钱都用来建卡点的警务室。

    从今年3月15日至4月末,登记出租车5426台,抓获犯罪嫌疑人8人。 公安机关聘请派出所退休老同志担当警务室值班员,让市民们方便联系,提高见警率,让警民更加“亲密接触”。

    发案数量降了 民警作风变了

    从2003年起,哈尔滨市刑事发案率出现三年来的首次大幅下降。2003年,全市发案总量下降,比上年减少13777起,降幅近30%。同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沈阳等13个城市相比,哈尔滨市发案最少,降幅最大,人均发案率最低。 全市杀人、抢劫、强奸、伤害、绑架等危害严重的8类主要案件同比下降36。4%,其中杀人案件、抢劫案件分别下降16%和46.4%,下降幅度近10年来最大。 侵财案件也明显减少,2003年,哈尔滨市盗窃案同比下降13.2%,其中入室抢劫案下降60%以上,近年来在二、三类街道持续多发、老百姓深受其害的拦路抢劫案下降了44.5%。

    实施社区警务改革,给公安队伍带来了震动,产生了一种趋动压力,无论是领导还是民警,精神面貌和工作状态都有了变化。 道里区康安派出所民警吴耀珉创造了嘴勤多唠、腿勤多走、手勤多写、脑勤多想的“四勤四多”工作法;香坊六顺派出所民警刘刚创造了微机管理社区信息的“图示法”;南岗区曲线派出所刑警中队长发挥自身优势,广泛调动外勤民警积极参与破案,使派出所打击犯罪的能力明显提高。2003年,辖区前五个月共发生83起刑事案件,不到2个月的时间就破获了44起,现案破案率超过50%。燎原派出所责任区民警于全章,把群众的每一件小事都当作大事来办,被称为“百姓至上的爱民警官”。 打防之变,群众最直接的感受是安全感增强了,可从更深层次看又不仅仅是这些……

责任编辑:刘婧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