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道外区农林局局长孙宝良讲,由于这两年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沙场大量涌现,仅2003年,松花江民主段两岸就新开29家沙场,江南岸战备码头内就有十几家。由于这些沙场大多在靠近岸边的地方采沙,造成江岸大面积坍塌;为停船在岸上掏豁口直接破坏了护岸,导致了松花江岸边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再加上每年秋天季风把大量沙场的沙子刮进湿地,使民主湿地治理难上加难。
道外区环保局局长张景良告诉记者,按照有关规定,这些沙场开工前需要做环保评价和审批,但道外区环保局至今没有受理一家沙场的审批事项。记者随后到哈尔滨市环保局了解到,2002年至今,他们只审批了五常市的一家沙场。
5月27日上午,松花江南岸道外民主湿地边缘。两个老渔民提着水桶正在窝棚附近开垦的一片地内浇豆角。据其中一位老汉讲,去年他们就在这儿开了地,可惜秋天涨水没有收成。
民主湿地的偷垦一直十分严重。
日前,记者见到道外区民主乡草原管理站的站长赵鹏。据赵鹏讲,民主湿地的偷垦近些年就一直没有间断过。偷垦人群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当地农民,一类是青年点遗留土地的承包人;垦荒的方式多数是在原有计划耕地边缘向外拓展。每到春天,偷垦者就起五更爬半夜地进入湿地垦荒。2003年,草原被偷垦1000亩,农林局共处理破坏草原行为69起。
据赵鹏讲,目前草原管理站只有3个人,而且不在编制,现在只有他一个人有执法证,所以对草原管理起来不是力不从心,而是腰杆不直。2003年,赵鹏为制止民主乡农民垦荒,被打得肩胛骨骨折,住进了医院。“你还甭说,经过这场风波后,农民偷垦草原现象基本得到了控制。”赵鹏说,“看来,这顿打还没白挨。”
但是,青年点和农场土地承包人偷垦土地行为却屡禁不止。今年春天,哈水泥厂下属服务公司的土地承包人高某,在他的承包地边缘开垦出五六百亩地。据赵鹏讲,高某承包的有地照的土地是1400亩,但经过几次扩张,他的土地面积已经达到2400亩。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对高某的土地进行丈量,然后拿出处理意见。
进入民主湿地,会发现十几处大大小小的房屋特别引人注目。
据民主乡草原管理站站长赵鹏讲,这些房屋有些是历史遗留问题,有些则属于今年出现的私建滥建行为。
“上世纪70年代,省青年农场二连在草原内圈地10公顷,里面住有机耕队,并建成一个炼油厂和一个轧钢厂。现在他们已经取得土地证照。”“上世纪80年代,化工厂青年点在这里圈占土地2000平方米,建起一座大白楼。”“1983年,八区青年点在此圈地20公顷,建起一个青年点驻地和一个酒厂。现在占用的耕地部分已经收回。”谈起这些,赵鹏如数家珍。
2001年,民主湿地周边的草原内又相继建起5座牛舍,最大的占地600平方米,最小的也有200平方米。赵鹏说,因为这里属滩涂地,当时水利部门的河道科曾来人清理过,但最后不了了之。至于渔民在江边建的水泥房或搭起的窝棚,就没人管过。
道外区农林局局长孙宝良提起湿地治理连连摇头:“这片地方虽然只有5万亩大小,但涉及的部门却非常多,既有市属部门和企业,又有省属企业,还有中直企业,处处需要协调,处处又很难协调。民主湿地的保护不仅是道外区的事情,而且是关系到哈尔滨整个城市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关乎到所有哈尔滨市民生存质量问题。所以我们建议省市有关部门同时介入,成立一个民主湿地综合治理办公室,对民主湿地进行彻底的综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