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科技·卫生
搜 索
中考前三天 老师帮助考生拟定了复习指要 
2004-06-22 10:55:37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6月22日电中考前三天,考生复习得不能过于疲劳,也不能一点不复习。一般以每天复习6至8小时为宜。哈尔滨69中学的各位指导教师帮助考生拟定了一个复习指要——— 清晰梳理“五门课”(本“样板计划”只是一个“参考版本”,各位考生还应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22日:

    早8时—9时30分:

    语文———“诗词背诵、赏析”部分(20首诗词,注重记忆赏析的内容为:A.诗词内容B.所表达的艺术特点;C.诗人的思想感情。背诵默写注意字的规范性,落到纸上书写准确。

    上午10时—12时 :

    数学———复习教科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定理、基本性质。(复习内容为:A、数与式、方程和方程组、不等式和不等式组B、函数和统计初步C、几何:着重看三角形、四边形和圆)。注意:每个单元中容易出错的“知识点”;注意公式或定理中的隐含条件。

    下午13时30分—15时:

    外语———A、先听20分钟的听力。(着重选择自己薄弱的部分);B、复习第三册书,将1至9单元的单词、词组和句法再看一遍(半小时)C、看卷子上的错题。

    下午15时30分—18时:

    理化———

    化学:看“教材”(避免“越简单越不会”,应以教材为主。)

    1.图。包括“物质用途的图”和“实验装置图”等。(注意:A、要了解图的出处。B、要思考可能涉及到的问题。如:某此图会出现理化综合题、或探究题。)

    2.基础知识(细节性的基础知识主要有):A、重点实验的现象及化学程式;B、概念,注意概念中的关键字,学会灵活运用;C、氢气、氧气、二氧化碳、制取的有关问题。

    D、常见酸碱盐性质及鉴别。

    复习提示:看书时多想,多提出问题,多整理知识,加深记忆。

    物理:

    1.把教材看一遍,尤其是可能还有疏漏的地方。如课后小实验,每本教材后附加的实践活动,每节课的“想想议议”。平时感觉拿不太准的习题,易混易错的概念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更重要的是实验过程和常规的设计实验思路。(用复习物理总时间的一半)

    2.(用另一半时间)看做过的错题。以“市模”卷子为例,总结规律,找出一些类型题的答法,例如:对于探究题型一般用身边的物品和教材上的实验设计思路进行解答……让自己的解题方案和方法更系统。

    23日:

    上午早8时至9时30分:

    语文———理顺文言文和现代文的知识点(以课本规定的重点篇目为主)。

    1.文言文。背诵要求的语段,书下注解,理解文言文的内容(意思)。

    2.现代文。复习每篇重点语段:(6篇说明文:掌握说明内容,说明方法,层次的划分。4篇小说:把握中心;了解人物性格特征及描写方法;环境描写的作用。4篇散文:把握作者思想感情;把握散文的内容;散文的写作技巧。4篇议论文:把握中心论点;论证方法;论证内容。)

    上午10时—12时:

    数学———复习从前做过的卷子。(对程度不是特别好的孩子,21———26题应集中练一下,包括选择题和填空题。)

    下午13时30分—15时:

    外语———A、听20分钟听力。B、看9到14单元的教材。C、看卷子上的错题。

    下午15时30分—18时:

    理化———

    化学:复习部分卷子。(综合复习以来做好的卷子。)

    1.首先看“市模”。它是中考的导向,因此应着重分析市模的题型和出题的思路。

    2.有重点地看各区模拟题和本校模拟题。

    提示:

    ①重点看错题和自己感觉做不好的题型。看错题时应分析:A.基础知识有没有错误,B.是不是审题不细或不理解题意?找到错题的原因并将其改正。

    ②注意总结解题方法和规律、解题思路。

    ③不能再做卷子了,而是看题,重点看探究题、推断题、开放题、技巧设计、实验设计题(即自己认为答不好的题型)

    物理:将时间分成两半。

    一部分,继续前一天,看教材。尤其是课后实验,实践活动,每节课的“想想议议”等平时拿不太准、易混易错的概念、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过程。另一部分:继续前一天,看做过的题和错过的题。

    24日:

    早8时至9时30分:

    语文———A.看卷子。近一个月内做过的综合卷子,尤其是曾经错过的题认真整理。B.曾经自己写的作文或范文。利用闲暇的10至20分钟时间即可,一要看自己写过的作文,二要看优秀作文(但千万不能照抄照搬,否则会被视为“雷同文”)。在考试复习时,看一看作文,脑子里容易产生“灵感”。

    上午10时至12时:

    数学———从头到尾做一套卷子,熟悉一下考试的节奏(找有答案的卷子);此外,再利用其他的休息时间,简单地看一看卷子。(只看题,不必做)。

    下午13时30分—15时:

    外语———A.听20分钟听力B.看书15—18单元C.继续看错题D.脑子里有几篇成形作文,有利于在考场上发挥得更好。

    下午15时30分—18时:

    理化———化学:把剩余的部分卷子复习完。(注意事项与前一天相同)。物理:继续前一天的复习,把最后剩下的部分理顺好。

    各科总括:

    语文:

    语文的复习,更多的是一种随意和放松的状态。它是要求考生再强化知识的过程,不要急躁,在最后的这段时间,注意力要回到基础上,把该得的分必须得到。

    数学:

    1.在充分休息的基础上,复习内容要少而精。不能贪多。

    2.看书,回归教材。尤其应该注意的是———最后的复习不再是“浏览”。而是先列一个复习提纲,在脑子里回忆知识点,然后根据自己的遗漏点,有针对性、有重点地看教材。

    3.看题(主要是模拟试卷,和老师最后布置的试卷。)A、看错题,找出自己做错的原因,并加以纠正。B、看综合题(尤其是27、28、29、30题),找出一般的解题规律。把复杂的问题拆出基本类型

    4.切忌:家长在此时容易从各种渠道弄来一些试题让孩子做,结果打乱了孩子的复习计划,且容易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5.对程度一般的同学,要集中看一下21———26题。确保把基础知识的分数拿到手。

    6.最后三天的复习,不要陷入偏题、难题和题海当中去。即使是看卷子,也不要一道一道地做,而要看思路,看规律方法。

    7.为了上考场能够更好地掌握考试节奏,做到心中有数,这三天要做一套自己的“模拟卷”。但不要选难的,挫伤自己的锐气。

    外语:

    1.听力部分,是要求对听到的句子做出合乎英美人习惯的反应。如问候,介绍,告别,打电话,感谢和应答,祝福、祝贺等等。时间和日期为重点考察项目。

    2.口语交际、句型转换通常失分率“较低”,若时间紧,可以略过。

    3.许多基础的知识点,好像已经记住了,但仍然要认真复习。因为要稳中求胜。

    化学

    1.重视看教材,不要做题。

    2.如果看不完,要注意挑选最重要的和最薄弱的看。看卷子时,不要做,只是看和想。

    物理:

    1.不要做题。

    2.复习时不可均匀的分布时间,要把七成的精力花费在“力”和“电”的重点内容上。至于“光”和“热”的部分,只要拿出三成的时间就可以了。

责任编辑:刘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