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为卖高价 黑心鱼贩用“柠檬黄”给鱼“美容”
2004-06-22 15:20:23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6月22日电连日来,一些不法小贩用“柠檬黄”色素把本色灰白的嘎牙子、牛尾巴等类鲜鱼染得色泽鲜黄,在哈尔滨市区各早夜市高价出售,每天卖出500余公斤。食品专家说,食用这种“美容鱼”对健康不利。

    14日6时许,记者以“给学校食堂进一批嘎牙子鱼”为由,来到南岗区文库街1号的海鲜鱼类批发大市场暗访。在一楼几千平方米的大厅内,几个批发点的业主告诉记者实情,市场上只有产自兴觊湖的“白嘎牙子”,批发价每斤3.6元。接着又说明,“黄嘎牙子”贵,批发价每斤20余元,是从南方空运来的,“至少要等1个月才能上市”,哈尔滨市很难见到。现在街上卖的“黄嘎牙子”全是小贩们从该市场进货,再用色素染制而成。在记者调查期间,先后有五六个小贩各自批发二三十斤鲜鱼,把鱼放到一个大塑料布上,撒上深桔红色的粉末,然后不停地翻转,本色灰白的嘎牙子、牛尾巴等鲜鱼马上变得色泽鲜黄。一个小贩说,所用粉末是食用色素,“美容”后的鲜鱼“好卖”,每斤嘎牙子能多卖两三元。批发业主们透露,这样的小贩每天能来百八十人,“美容鱼”日销千余斤。

    7时许,记者在道外区北七道街的江边早市发现,一个鱼贩正在兜售经过染色的鲜鱼。他说,鱼是从同江运来的,每斤5元不讲价。几位市民被鱼的鲜黄色泽吸引纷纷购买。记者在景阳街的食品添加剂商店了解到,深桔红色粉末叫“柠檬黄”,是一种食品着色剂。

    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的老师说,国家对“柠檬黄”等食品着色剂的用量有严格限定,黑心小贩给鱼染色的作法不道德。市民食用“美容鱼”有碍健康。

    新闻链接

    2004年4月12日,国家卫生部颁布了食品添加剂的新品种、扩大使用范围和使用量以及食品用香精名单的公告。其中规定:果酱、水果调味糖浆,每公斤最高限用“柠檬黄”0.5克;饼干夹心,每公斤最高限用0.05克。

责任编辑:刘华
相关新闻